媒神月老

    “願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屬;是前生注定事莫錯過姻緣。”這是浙江杭州西湖畔邊孤山腳下白雲庵中月老殿的一副楹聯,它揭示了婚姻關係是前生所定。

    月老,是月下老人的簡稱。月老是我國神話傳說中專管婚姻的神,他的來曆十分有趣。

    相傳,在我國唐朝時期,有一位叫韋固的人,是一個孤兒。長大以後外出遊曆,路過宋城(今河南商丘縣)時住在城裏的一家客店,到了晚上,他遇到一位奇異的老人,正靠著一個布口袋坐著,借著月光在翻書。韋固問他所檢何書?老人答道:“天下之婚牘耳。”韋固又問袋中為何物?老人說:“赤繩子,以係夫婦之足,雖仇敵之家,貧賤懸隔,天涯從宦,吳楚異鄉,此繩一係,終不可逭。”這就是流傳千古的俗語“千裏姻緣一線牽”的出處。韋固聽後問老人說:“我的妻子是誰?”老人翻書給他查了一下,說是店北頭賣菜的瞎老太太的小女兒,她剛剛三歲。韋固一聽大怒,對老人有所不恭,老人倏爾不見。韋固心中對這樁姻緣很是不滿,便暗中派仆人去刺殺這一女孩。仆人做賊心虛,沒能將女孩刺死,隻傷了她的眉心。韋固與仆人連夜逃離了客店。

    過了十多年後,因韋固在當兵期間,作戰勇敢,立了功勞,被刺史王泰看上了,就把女兒嫁給了韋固。姑娘的模樣不錯,就是眉心間老是貼著一朵花。韋固怪而問之,才知此女正是當年所刺之女,瞎眼老太太死後,王刺史憐憫此女,所以收為女兒,視若親生。韋固這才知道“天意”不可違。便與姑娘結成夫妻。二人婚後相親相愛,所生男女皆為顯貴。宋城縣令得知此事後,便下令將韋固住過的客店改名為“訂婚店”,還親筆題寫了匾額。

    在舊時的男女情人心目中,月下老人是寄托自己美好愛情理想的“幸福之神”,人們認為,月下老人既可為人牽紅線,結成夫妻,而且,老人又是有著深厚閱曆,豐富經驗的,所以也就是可靠的信仰對象。

    婚儀中的掛紅線之俗在我國唐代已經有了,到了宋代,拴紅線之俗逐漸被演化為“牽紅巾”。到了清代,又將其演變成了扯紅帛或扯紅布,即由新郎新娘各持一端,相牽入洞房。

    婚禮上的“拴紅線”之俗不僅是漢民族的習俗,其他少數民族中也有此俗。如,傣族、白族、蒙古族、高山族等。此俗有著“同心相結,白首偕老”的美好寓意。所以,直到今天,婚禮上的這一習俗仍然可以看到。

    喜神

    喜神是由舊時的妓女們創造出來的,先由她們信仰,後來逐漸融入民俗中。

    舊時的妓女社會地位十分低下,沒有人身自由,大都是文化層次很低的人群,所以她們也十分迷信,於是,她們人為地創造了許多迷信和製定了許多禁忌。

    舊時,大年初一天剛亮時,人們便互相拜年,祝賀新春愉快。像這類的民俗活動妓女們是沒有參加的分,她們隻好拉上相好的去走“喜神方”。認為,向喜神方走去會“得遇喜神”,這樣就能夠一年康寧。如果能遇到白無常時,興許還會“討得寸物”、“歸必財源大辟”。

    喜神方是怎麽確定呢?最簡單的確定方法就是公雞打鳴的地方。《宣城縣誌》卷十五《禮俗》中雲:“正月元日雞初鳴時,禮喜神於其方,曰出天行。”順著雞叫的方向去碰喜神,希望求得一年的康寧和發大財的機會,是妓女們祈安求財的心理活動,也是一種精神寄托的辦法。因為喜神並無偶像,它是一位“抽象神”,或雲“精神神仙”,“碰到”與否是由感覺來感受的。

    所謂喜神,就是吉神。是人們在趨吉避凶,追求喜樂,厭棄煩惱的心理思維下創造出來的。最初的喜神是沒有具體形象的,但常被運用在婚俗中,即花轎落轎要朝著喜神所處的方向,新人坐立都要朝著喜神方向等等,認為隻有這樣,才會在一生中有許多喜事相伴。早在北宋時期,就有《四喜詩》,對婚姻大事做了描述:

    “久旱逢甘雨,他鄉見故知,洞房花燭夜,金榜掛名時。”(見宋代洪邁《容齋隨筆四筆》卷八)古人把婚娶視做“大喜”,把洞房花燭夜視為“小登科”,因此,辦喜事也就離不開“喜神”。這首《四喜詩》據說是民間喜菜“四喜丸子”的來曆。喜神方位是變化的,這就需要陰陽先生們來推算。成書於乾隆年間的《協紀辨方書》中的《義例·喜神》就是為人們提供方位選擇的書籍。當喜神方位選定後,轎口必須對著這一方向,新娘上轎後要停一會,叫做“迎喜神”,然後才出發。

    後來,人們將喜神又人格化,對福神的模樣進行了翻版,成為喜神的形象。舊時的民間也有將和合二仙視為喜神的,所以在婚禮中常有懸掛和合像者,一者取“和合”之意,一則有喜神之意。明、清時期,南方民間還有將祖先像視為喜神者。《清嘉錄》卷一《掛喜神》中稱:“比戶懸掛祖先畫像,具香蠟果粉丸糍糕,肅衣冠,率妻孥以次拜。或三日、五日、十日,上元夜始祭而收者。至相賀,或有展拜尊親遺像者,謂之‘拜喜神’。”

    與喜神相伴的是貴神,它的出現大概是受喜神的影響而興起的,不過喜神在它最先信仰時還有一定的人群和衍化過程,而貴神則無此經曆,完全是意念神。因此,貴神與喜神一樣,都有一定的方向。但喜神與貴神又不同處一方,有喜就無貴,有貴就無喜,二者不可兼得。

    和合二仙

    舊時,有人家辦喜事時,總要在新人拜天地的正堂中央掛上一幅中堂。兩個蓬頭笑麵,身著彩衣,一個手捧一盒,一個手持一荷,有點稚嫩的頑童,這就是人們所說的婚姻之神——和合二仙。和合二位仙童原本是唐代的兩位高僧,寒山和拾得的化身,他們被民俗化後,完全沒有了出家人的模樣和身份,成為民間信仰的和合共歡的婚姻吉祥神了。

    和合二仙童的前任是“和合神”萬回,據說他是虢州閿鄉(今屬河南)人,姓張,生於唐朝貞觀六年(632)五月初五日。張萬回“生而癡愚,至八九歲方能語,嘯傲如狂,鄉黨莫測。”(見《三教源流搜神大全》卷三)

    張萬回長至二十歲時還不多說話,顯得有些呆傻。他有個哥哥在遼東當兵,久絕音信,也有人說他早已死了。父母想念兒子,日夜啼哭,張萬回勸父母說:“二老不要著急,給我準備一下,我去看個究竟。”第二天,張萬回“出門如飛,馬馳不及,及暮而還”,告父母曰“兄平安無事”。還帶回一封書信,“緘封猶濕”。打開一看,正是萬回哥哥的筆跡。張萬回往遼東往返僅一日,行有萬裏,故號為“萬回”,即萬裏可回之意。(見《酉陽雜俎·見編篇》、《太平廣記·異僧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