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祇、鬼

    神是宗教觀念,通常稱“神仙”、“神靈”。神是我國漢族及一些少數民族的一種宗教信仰。是精神體外的最高者。一般認為,神是存在於現實世界之外,不具有物質形體,不為自然規律所限製,具有智能和意誌,能影響和主宰物質世界。古漢語中已有“神”字,指“天神”。《周禮·春官·大司樂》:“以祀天神。”東漢許慎《說文解字》:“神,天神,引出萬物者也。”常以天神、地祇、人鬼並稱,泛指天上、地上和人間的各種鬼神。神的觀念始於原始社會後期,是人們所不能理解和駕馭的自然力量和社會力量在人們頭腦中人格化的虛幻反映。人們對神的崇拜和信仰,是一切宗教的核心。中國的神名很多,有造物神、物主神、動物精靈神、自然現象神等,有關神的傳說很多,並常進行祭祀以求庇護。

    祇,也是宗教觀念之一。也稱做“地祇”,指地神。常與神合稱“神祇”。唐代陸德明《經典釋文》:“天曰神,地曰祇。”

    鬼,宗教觀念之一。指萬物的精靈。認為萬物有靈,精靈不滅,故有山鬼女妖,木魅花妖之稱。其中又特指人死後的靈魂。在我國,常以天神、地祇、人鬼並稱。一般認為,鬼不能登入仙境,本性邪惡,應對之采取辟邪驅除等措施。各種宗教都有幽冥世界(地獄、陰司等),為人死後靈魂的歸屬。民間信仰中通常認為鬼有善惡、等級之分,統歸閻王管轄。

    神仙

    神仙是道教信徒理想的一種修煉得道,超脫塵世,神通變化,長生不死之人,又稱做“神人”或“神仙”。《莊子·天下篇》中說:“不離於精,謂之神人。”據《釋名·釋長幼》雲:“老而不死曰仙。仙,遷也,遷入山也。”因其有神通變化之法,故稱為神仙。此說最早見於《莊子·逍遙遊》,其中說,有神人居邈姑射之山,肌膚如冰雪一樣潔白,容態像處女一般柔美,不食五穀,餐飲風露,而能乘雲氣,駕飛龍,遨遊於四海之外。神仙之說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廣泛流行於北方的燕齊和南方的荊楚地區,秦漢之際,經方士的大力宣揚,在宮廷和民間產生了很大影響。如秦始皇、漢武帝就曾專門派遣使者尋訪長生仙藥。到了漢代,神仙之說更加廣泛流行。而且其影響越來越大。《漢書·文藝誌》中就列出了神仙家十家。嗣後,有《列仙傳》、《洞仙傳》、《神仙傳》、《天隱子》等書先後迭出。晉代葛洪在其《神仙傳·彭祖傳》中稱:仙人或竦身入雲,無翅而飛,或駕龍乘雲,上造天階;或氣化為鳥獸,浮遊青雲;或潛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元氣,茹芝草;或入人間而人不識;或隱其身而莫能見;麵生異骨,體有奇毛,率好深僻,不交流俗。《天隱子·神解》中將神仙分為五類,雲:在人稱人仙,在天稱天仙,在地稱地仙,在水稱水仙,能神通變化稱神仙。《仙經》又把神仙分為三等:上士舉形升虛,謂之天仙;中士遊於名山,謂之地仙;下士先死後蛻,謂之屍解仙。《大真科》又將神仙分為上仙、高仙、大仙、神仙、玄仙、真仙、天仙、靈仙、至仙九品。《漢書·文藝誌》中雲:“神仙者,所以保性命之真而遊求於其外者也。”《仙術秘庫》中雲:“法分三乘,仙有五等。”將仙分為天仙、神仙、地仙、人仙、鬼仙。並稱,天仙是無上上乘,神仙屬上乘,地仙屬中乘,人仙屬下乘,鬼仙是下下乘。《墉城集仙錄》中將“升天之仙”分為九品,第一上仙,第二次仙,第三太上真人,第四飛天真人,第五靈仙,第六真人,第七靈人,第八飛仙,第九仙人。“凡此品次,不可差越”。

    “真人”是指修真得道的仙人。“真人”一詞原出於道家,指存養本性,悟得大道的人。《莊子·大宗師》中雲:有真人“而後有真知,何謂真人?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謨士”,“不知悅生,不知惡死”,超然於物外。《天下篇》稱:“關尹,老聃乎,古之博大真人哉!”漢晉以後,道教將真人神格化。《淮南子·本經訓》雲:“莫生莫死,莫虛莫盈,是謂真人。”《太平經》卷四十二《九天消先王災法》雲:“真人職在理(治)地。”真人的等級地位“在大神之下,仙人之上”。《雲笈七簽》雲,上清仙境有“高真”、“玄真”等九種真人。唐代以後,由於封建帝王扶植道教,常以真人“稱號某些道家人物或著名高道”。如,唐玄宗稱莊子為“南華真人”,列子為“衝虛真人”。元世祖封丘處機為“長春演道主教真人”。

    最初流傳的神仙多為上古時期的傳說人物,如赤鬆子、彭祖等。漢魏時,多為道教人物之仙化,如三茅、王玄甫等。唐宋以後,多為曆史人物之仙化,如八仙等。神仙這一道教理想中人物已滲透到民間信仰習俗的各個方麵,流行於全國,主要是漢族地區。

    女媧

    女媧在我國古神譜係中是一位最有名氣的女神,在神話傳說中,她是創世神和始祖神,是一位神通廣大的女神,能化生萬物,每天能變化七十次,傳說她的腸子變化出十個西方之神。《山海經·大荒西經》雲:“有神十人,名曰女媧之腸化為神,處栗廣之野,橫道而生。”郭璞對此的注釋是:“女媧,古神女而帝者,人麵蛇身,一日中七十變。其腹化為此神。”《楚辭·天問》雲“女媧有體,孰製匠之”。王逸注雲:“傳言女媧人頭蛇身,一日七十化。”《說文解字》十二雲:“媧,古之神聖女,化生萬物者也。”

    傳說,在女媧生活的那個時代,天地間是沒有人的。那麽女媧又是來自哪裏,是無人知曉的。我們在傳說中隻知女媧造出了人和神,她也就成為我國古代神話中的“造物主”。《太平禦覽》卷七十八引《風俗通》雲:“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做人,力不暇供,乃引繩於泥中,舉以為人。”她於正月初一造出雞,初二造狗,初三造羊,初四造豬,初五造牛,初六造馬,初七這天,她用黃土和水仿照自己的樣子造出了一個個小人。她嫌這樣造人太慢,於是,扯來一根藤條,蘸滿泥漿,揮舞出星星點點的泥漿,都變成了小人。這時的人類還沒有男女之別,或是至少還不知道有男女之別。但人類認為,自己是女媧造出來的,隻要有女媧在,她就是人類永恒的母親。所以人類也沒有感到自己生存在世上有什麽缺憾。可是女媧卻覺得不太對勁。如果沒有男女,怎麽會有婚姻?沒有婚姻,怎麽會有家庭?沒有家庭,人類怎麽會延續下去?於是,她將人點化為男女兩性,教會了人類應當如何懂得男女之道,並為人類建立了婚姻製度,讓男人和女人互相配合,依靠自己的能力來傳宗接代,延續人類生命。這樣一來,大地上的芸芸眾生就將女媧奉為最高的媒神。因為她是我國的第一位媒人,所以,後世尊她為媒神,又稱她為“高禖”,即,婚姻之神,媒人之祖。《路史·後世二》中雲:“女媧禱祠神,祈而為女媒,因置昏(婚)姻。以其載媒,是以後世有國,是祀為皋禖之神。”人們每年都要為這位媒神舉行隆重的祭奠儀式,用“太牢”(豬、羊、牛三牲齊備)這樣最高的禮節來祭祀她。每年春天的二月,青年男女們在女媧廟前歡遊作樂,“於是時也,奔者不禁”(見《周禮·媒氏》)。情投意合的男女們可以自由幽會,以天為帳,以地為床,這種自由誰也不能幹涉。這一習俗已經流行了千秋萬代,稱做“天作之合”。後來,這一習俗也逐漸擴大到那些已經結了婚但還沒有兒女們的男女範圍,於是,這位媒神又兼起了“送子娘娘”的神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