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紫白是依照八五二的順序推算的。

    子年正月八白土星入中宮

    醜年正月五黃土星入中宮

    寅年正月二黑土星入中宮

    卯年正月八白土星入中宮

    辰年正月五黃土星入中宮

    巳年正月二黑土星入中宮

    午年正月八白土星入中宮

    未年正月五黃土星入中宮

    申年正月二黑土星入中宮

    酉年正月八白土星入中宮

    戌年正月五黃土星入中宮

    亥年正月二黑土星入中宮

    日紫白法也有兩種排法,一種是將九星依照倒序(左旋)由大到小,與日期配合排列。另一種是依照《奇門遁甲》九星配日訣排列,即冬至以後為陽,順行九宮;夏至以後為陰,逆行九宮。也就是九星順逆陰陽遁。

    時紫白法,是以三元時白歌訣排布的。冬至以後為陽,順行起一白二黑至九紫(不遲於冬至),夏至以後為陰,逆行起九紫八白至一白(不遲於夏至)。冬至後,子午卯酉四仲日為上元,以甲子時起一白(不遲於冬至),寅申巳亥四孟日為中元,以甲子時起七赤,辰戌醜未四季日為下元,以甲子時起四綠。

    3.建旺日

    建旺日是指某一方位與某一時間的納音五行相生,就是這一方位的建旺之日。

    據清代黃宗羲所著《七怪》一書雲:紫元飛白法的意義是:“形法,理之顯者也;方位理之晦者也。三變而為三元白法。方法,一定不易者也;三元白法,隨時改換者也。其法即曆書所載一白、二黑、三碧、四綠、五黃、六白、七赤、八白、九紫。六十年為一元,三元凡一百八十年。上元起一白,中元起四綠,下元起七赤。”這就是紫元飛白法的妙用所在。

    八、符鎮法

    《陽宅十書》雲:“修宅造門,非甚有力之家難以卒辦。縱有力者,非遲延歲月亦難遂成。若宅兆既凶又歲月難待,唯符鎮一法可保平安。”由此可見,符鎮法是一種補救措施。符鎮有兩種作用。一種是方位符鎮,如“石敢當”、“山海鎮”、“對獸”(如獅子、華表)以及風水鏡、屏風、影壁、寶葫蘆、太極圖、八卦符、文字符鎮和各類植物等。這些符鎮一般是設在宅中的凶位上,如大門口、道路、房角、屋脊等直衝的方位上和宅前屋後不合適的地方。但也有放在吉位以增強吉位效應的。另一種是時間符鎮,是在動土修造時,若遇凶日,可以文字圖案的符鎮使其逢凶化吉。

    風水鏡,一般掛在主建築物的迎麵。民間一般掛在門前或窗前。古人認為:如果門窗與吉向不相符合,就用平麵反光鏡來改變方向,也就是將不吉利的方向折射掉。如果要將屋外的吉氣“吸入”,則用凹麵鏡。現在則在大窗玻璃上貼上金鉑紙或銀鉑紙,有的用水銀玻璃來達到這一目的。天人相應理論認為:人體之氣與宇宙之氣同是一個本源,表現出來的內容也基本相同,也就是說,人體也有電磁波這種不可見光。如果一麵鏡子經常對著寫字台或睡床,人的氣就會被反射一部分,會影響身體健康,尤其在夜間,人的陽氣微弱,最怕鏡子將人體內的不可見光反射掉,所以,鏡子是不能對著床的。

    屏風和影壁,影壁也叫“影壁牆”,是針對衝煞而設的。《水龍經》中雲:“直來直去損人丁。”人們為了防止水流和道路的直衝而有傷於人,使用影壁將氣流繞壁而行,祛除衝煞。屏風之功用與影壁同。

    植物,植物在中國風水觀點中,有些也被看做是吉祥的。比如“橘”與“吉”諧音,象征吉祥如意,所以也稱橘為“瑞草”,有將椿樹視做“長壽”的,有將槐樹視做“祿”的代表物,這一俗信源於古代朝廷有種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其下,麵對三槐者為公的習俗,所以,後世人於庭院植槐,視為祥兆。常見的吉祥圖有:鹿口或鶴口銜以靈芝,其作用與祝壽禮同。有梅花圖者,認為五片梅花瓣是五個吉祥的神,於是就有了“梅開五福”之圖。

    鎮妖法祛邪的草木一般有:桃木,傳說桃樹是五行之精,能製百鬼,所以在門上懸桃符以祛鬼邪。柳條祛邪,功同桃木,所以常有柳木弓、桃木箭的用法。有用菖蒲、艾葉辟邪的,有的將艾製成“艾虎”以祛邪,艾與虎都是鎮邪之物,將艾製成虎,其祛邪之功效更為明顯。銀杏樹在夜間開花,所以人見不到,由於這一生物現象,人們便將銀杏視做陰靈,數術家們也用銀杏木製成符印以鎮鬼邪。柏樹剛直不阿,被尊為百木之長,能祛妖孽,所以在墓地多植柏樹。有一種叫做“無患子”的落葉喬木,在五六月裏開白花,秋天結實,子比枇杷稍大,生青熟黃,中有一核,堅硬如樹株,俗名“鬼見愁”,佛教將此樹稱做菩提樹,將其子稱做菩提子,子常用來做“念珠”,以此來鎮邪,取其“無患”二字。葫蘆被民間視做祛邪的寶物,這是源於八仙中張果老所用寶器為葫蘆,但是葫蘆形的器皿確實有屏蔽各種波和輻射的作用。有一種被稱做樹中“巨人”的桉樹,其大無比,在民俗信仰中,中青年人是不敢種植此樹的,俗信認為,樹大人必亡,所以,隻有老人才能種植此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