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民間不使用路引,而使用“殃單”。不使用路引並不是人們不信仰路引,而是路引的難求所致。在民俗信仰中,以酆都路引為真,他處路引為假,假者,鬼吏、閻王均不認可,於是“殃單”在陝北流行。從路引的基本內容來看,它是集“陰曹地府”的閻羅王與酆都地方神靈長官城隍和酆都縣衙為一體的證明信箋,陝北“殃單”亦是如此,隻不過是沒有酆都署衙名稱,將省、縣、村之行政區與土地、窨神集於一體,其作用是相同的。“殃單”在使用上與路引略有不同,有的放於死者胸上,有的貼於棺木的小頭之上,貼於棺木上者,於下葬後燒焚,有的不燒。以路引為用,還是燒了好,燒化後死者可持此向閻王報到。

    與路引有相似功能的還有“路單”,是陰陽開給靈柩路過各州縣城隍、土地以及路上所有神祇的“介紹信”,通知它們,為亡魂放行。其內容與“殃單”有所不同,主要是說明亡魂是在哪裏亡故,到哪裏去安厝等。

    路單在喪葬禮俗中很重要,但不為人所重視,因其完全是陰陽先生的作為,一般人不去觀察。

    目連戲

    目連戲屬於宗教劇目,在民俗中常被用在喪葬禮儀,齋醮等方麵的演出。

    目連戲是源於目連救母的故事,故事來自佛教的《佛說盂蘭盆經》,《佛說目連救母》、《盂蘭盆經》等這些佛教經文。故事情節簡單也不長,在敦煌變文中的《目連緣起》、《大目乾連冥間救母變文》和《目連變文》等經文中才將其豐富並複雜起來。成為戲劇後,無論在內容上還是篇幅上都更加豐富和複雜了。這一佛教故事傳入我國以後被不斷地改變麵貌,並摻入了不少非佛教的內容,而且日趨中國化,因此,它不僅是中國佛教的宗教劇目,也是中國民俗劇目,被廣泛運用。目連戲的全本戲名叫《目連救母》,劇情主要有四個部分:一、富翁傅相的修行與積善。二、傅相之妻劉氏青提遣子傅羅卜(後被佛祖賜給法名“大目犍連”,簡稱“目連”)經商,劉氏青提卻開葷破戒,侮謾僧道。三、劉氏青提入地獄受苦,目連前往西方求佛祖救母。四、目連下地獄尋母,尋遍十殿,後在佛祖的幫助下,母子相見,同上天堂。《目連救母》是連台本戲,可演七天七夜之久。由於演出時間長,在演出期間可以插入其他宗教戲、忠義戲、小戲等來調換觀眾的藝術興趣,如《封神演義》、《東周列國》、《精忠傳》、《雪山成聖》、《釋迦牟尼成佛》、《觀音得道》、《王婆罵雞》、《尼姑思凡》、《大鋦缸》。

    目連救母戲中有很多恐怖場麵,比如《趕吊》,又名《金氏上吊》。這折戲主要是說金氏年已三十六歲,還沒有為丈夫生得一男半女,金氏因此向佛求子,並將自己的釵簪施於佛門,金氏之夫因此而懷疑妻子與和尚有染,便百般拷打,逼妻招認。金氏受屈不過,就上吊自縊了。此時,有幾個吊死鬼爭搶金氏做替身。這時,舞台上就出現了吊死鬼,他們都是黑眼黑嘴,額頭上有兩道白、兩道紅,從額頭上一直拖到胸前,好似長舌。頭上又披著黑色散發,發的兩邊有黃、白紙錢拖下,頸上掛著草繩,著紅衣、袒胸、腰係短裙,兩手各拿一把明香,在幽暗的舞台上顯得非常可怕。因為金氏是屈死的,不該進入地府,正值吊死鬼爭搶金氏之時,普化(雷神)和猖神從台內出場,舉著鋼鞭趕打吊死鬼。在台上追幾圈後,吊死鬼們相繼跳下台來意欲逃走。此時,台下的觀眾們舉著木棍、笤帚、叉矛,齊聲呐喊著打鬼,一直將鬼追到村外很遠的地方,以示將鬼趕跑。這折戲一般在農曆七月十五日的佛教盂蘭盆會上或道教超度亡魂的“皇醮”上演出,民俗又以為七月十五日是“鬼節”,如有村莊家宅不寧,認為是鬼在作祟,人們便作盂蘭盆會或打醮,再以此戲相配合,以祈盼著將鬼邪驅除,求得平安。

    目連戲中還有一些單本戲,如《男吊》、《女吊》、《調無常》等,都是可以單獨演出的折子戲劇目。在喪事活動中演目連戲一般取劉氏青提在地獄受苦,目連去西天求佛祖救母和目連下地獄於十殿閻君那裏尋母,在佛祖的幫助下,母子相見,同登天堂這類內容,旨在表達兒女們對亡靈的孝順和祈盼亡靈魂歸天堂。

    目連戲之所以在民俗中有一定的影響,是因目連與地藏王這位幽暗世界的主宰有一定的關係。有說法是,地藏王的前身就是目犍連。《三教搜神大全》卷七中說:相傳王舍城傅羅卜,法名目犍連,嚐師事如來,救母於餓鬼群叢,作盂蘭盆會,歿而為地藏王。以七月三十日為所生之辰,士人禮拜。或曰:今青陽之九華山地藏是也。

    目犍連簡稱為目連,是釋迦牟尼十大弟子之一,被稱為“神通第一”。目連救母的故事遠比佛教中另外兩位,即婆羅門女和光目女救母名聲大得多,此三人都有遊曆地府,又都將在地獄中受苦的母親解救出來的經曆,所以被人們推而廣之,最終,目連救母的故事被人們發揚光大,編成戲劇適用在民俗中,為民俗文化增添了光輝。人們將目連附會於拯救地獄諸苦的幽冥之王地藏王,是人們祈盼脫離地獄苦難心態的表達,是可以說過去的。但在佛教中的說法是,因為目連後來是遭遇橫禍而死的,最終沒有修成羅漢金身,所以沒有成為菩薩。將目連說成是地藏王,就有些牽強。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