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祀行為禁忌

    自古以來,民間把祭祀禮儀看做是一種虔誠、莊嚴、崇敬的活動,人們通過這種嚴肅的祭祀方式來達到與神靈溝通的目的。因此,在祭祀期間,任何隨意的、不嚴肅的、輕心的和不慎重的行為,都會被指責為褻瀆神明和祖靈的行為而被禁忌。漢族在祭祀時不得說話、咳嗽、擤鼻涕、抓癢、吐痰等;不得隨意走動;不得隨處解手;便後不可不洗手;不能以手指指觸神像;忌未洗手便接觸神案上的法器,忌人跨越焚冥紙用的器具;祭祀期間忌男女單獨幽會;忌行房事;忌食葷腥等。若違反這些禁忌,輕則便認為是缺少誠意而失去祭祀的效應,重則被認為是褻瀆神明、神靈,會怪罪並降凶惡於人間。

    祭祀婦女禁忌

    我國許多民族的祭祀習俗中,婦女(尤為經期婦女和孕婦、產婦),都是最主要的禁忌對象。因婦女被視為“不潔之人”和“不祥之人”(尤指寡婦,亦被稱為“鬼妻”)。熱河地區的漢族在正月初五以前,婦女是不得走出家門到鄰友家拜訪的,因為除夕和正月往往是民間各種祭祀活動最為頻繁的時期,不許婦女們出門的原因主要是禁其接近他人的祭祀場所。婦女不僅不得出門,就是在自己家裏也被禁止參加祭品的準備、安放以及祭祀場所的布置等工作,甚至不接近祭祀場所。如魯迅的小說《祝福》中所描寫的對祥林嫂參與祭祀活動的嚴格禁製。在祭祀以外的日常生活中,許多民族仍忌婦女接近祭祀或神明所在之處,忌婦女觸摸祭器。

    祭品禁忌

    民間把祭祀禮儀看做是一種聖潔的、虔誠的、乞求未來吉祥如意的禮儀方式,故而,用作祭祀的祭品也必須是潔淨的,任何吃過的、不潔的、致毒的食品都不可以作為祭品。但有些地區(民族)也有祭品上祭桌時,主祭人要先嚐一嚐,以示無毒方可開祭的習俗。祭品忌無魚,用魚是取“年年有魚(餘)之吉意”。鰻魚、鱔魚因無鱗,故而在禁忌之列,這是古人俗信認為,用皮鱗俱全的魚才能表示誠心誠意的供奉神靈,另則,鱗與“靈”音近,有鱗則神明有靈,後人有靈氣。江蘇一帶還禁用帶“豆”字的菜作祭品,如:豆菜、蠶豆等,因“豆”與“鬥”諧音,恐子孫後代你爭我鬥,不得安寧。南方還有些地區忌用瓜類作祭品,如冬瓜做出湯來有清湯寡水之感,以此祭祀神靈,有虔誠敬意不足之虞。還有忌用苦瓜作祭品的,因苦瓜帶有“苦”字,可能導致子孫後代命苦。民間還忌用廉價的石榴,外來的番茄、楊桃等作為祭品的習俗。

    祭文

    祭文是古代為祭奠死者而寫的哀悼文章,也稱做“吊喪祭文”。祭文最初是用於告祭天地、山川、社稷等神祇的祝禱用文。後來才用於悼念親友。吊喪祭文是始於漢代,那時,人們在祭掃祖墳時要誦讀“哀策”,這就是最早的吊喪祭文。至唐宋以來,祭文開始興盛,種類也很多,並且出現了不少祭辭大家,如韓愈、歐陽修等。爾後,人們將這種文體沿用下來,以表示對亡親故友的哀悼之情。

    因為祭文一般是在祭享時宣讀,故而有一個表示祭奠的格式。祭文的語言不拘一格,或韻文,或散體,駢體流行的時候也多用駢體文寫成。祭文是作者為亡故親友作的,故而,其內容偏重於對死者的追悼哀痛,感情色彩很濃,帶有抒情性。另外,祭文也用於祭告山川靈物和憑吊古人、古跡。

    祭文的格式可分為四個部分。

    首先以“維”字開頭,維是助詞,作發語詞用,無其他意義。接著言明吊祭的時間和吊祭對象以及由誰來吊祭等內容。然後鋪敘死者的生平事跡,借以懷念並抒發悲哀沉痛之情。這部分的內容要充實、精練,語言簡潔、感情要深沉。最後用“尚饗”一詞作結尾。“尚”是希望,“饗”是品嚐。

    例如“告祖文”的格式是: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省××縣××鄉××村××廟××土地社下,不孝男×××、媳×××率×××合家人等,謹以佳肴美酒之儀,泣奠於

    ××堂上曆代先人之堂前而泣曰:

    ××大人不幸亡故!××生於×年×月×日×時,歿於×年×月×日×時,終年×歲。

    嗚呼痛哉!(寫亡者死的情節……)好不痛心。

    嗚呼!××大人丟下一切……急赴黃泉路,所有後人跪奠於××堂前,告祖宗指引亡程,一路滔滔無阻隔,留一魂一魄依次坐神台。

    伏維

    尚饗

    祭文中有用“謹以香楮之儀”,有用“謹以三牲之儀”者,這些用詞既是一種文辭,又表示祭奠之儀的薄厚,應視具體情況而用之。

    下麵錄幾種常用的祭文供參考。

    一、男喪祭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等謹以三牲不腆之儀致祭於大德望公××老大人之靈前曰:

    嗚呼!天之生人兮,厥賦維同,良之秉分兮,獨厚我公。雍容足戒兮,德望何崇,優遊自適兮,攸爾潛宗,悵望不見兮,杳杳音容,隻雞鬥酒兮,儀愧不豐,冀公陡降兮,俯我微哀。

    伏維

    尚饗

    二、女喪祭文

    維

    公元×年,歲次××,×月×日,××等謹以清酌庶饈之儀致祭於大淑德×母太夫人之靈前曰:

    夫人之德,百世流芳;夫人之譽,千村頌揚;早為人婦,相夫有光;及為人母,教子有方;待人以慈,內外皆康,持家以儉,巨細鹹藏。豈期大數,遽夢黃粱,幽明永隔,實為可傷。忝叨眷屬,聞耗彷徨,爰具牲禮,奠敬於堂,仰祭靈貺,是品是嚐。

    伏維

    尚饗

    三、祭祖父文

    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