葬禮之哭俗

    孔子在衛國的時候,遇有送葬的人家。孔子站在一邊觀看完後對他的弟子們說:“這家人家的喪事辦得很好,可以以此為準則,你們一定要記住。”子貢說:“你為什麽說那家人家的喪事辦得好呢?”孔子說:“孝子們在送葬的時候好像小孩一樣跟在父母身後啼哭。在下葬後的返回途中,好像不知神靈跟來了沒有那種遲疑不決的樣子,慢慢地往回走。”子貢說:“與其那樣,還不如快快回去,準備葬後的祭拜。”孔子說:“你們記住這些,反正我做不到。”葬禮中的哭俗大概就是孔子從衛國所見的這場葬禮中傳下來的,為後世所沿襲。

    喪儀程序

    《禮記·檀弓上》中所雲夏代喪儀程序是:楔齒、綴足、飯、設幃、帷堂。這些程序都是在人咽氣以後連續進行的事情。楔齒,就是將口唇閉緊,不使露齒。綴足,就是用紅布條將腳綴起來。

    國君的招魂之儀必須在小寢、大寢、四親廟、太祖廟、庫門和四郊等處舉行。

    辦喪事時不能有暴露著的東西,這一禮俗是用在所有的祭品上呢,還是隻在祭肉上使用,這是可以酌定的。

    大型葬儀中,在停柩殯宮後的十天時間,就得備辦槨材與明器這類喪葬禮儀用品。

    在殯的期間裏,朝奠在日出時開始,夕奠在太陽未落時舉行。

    父母去世,要隨時啼哭,信其神靈必定能返轉回來。

    小祥以後的練服,用熟絲織成,繒做的中衣,黃色襯裏,淺紅色的中衣領及袖邊,葛製的腰絰,沒有鞋鼻兒的麻繩編的鞋,角質的充耳,鹿裘的袖子可以加寬加長,袖口可以鑲邊。

    出殯儀仗

    出殯儀仗自古以來就有嚴格的規定。對出殯飾棺,諸引披鐸翣之數也都根據喪者身份的不同有不同的規定。《禮記·喪大記》中雲:“飾棺,君龍帷,三池,振容,黼翣,火三列,黼三列,素錦褚,加偽荒;□紐六,齊五采,五貝,黼翣二,畫翣二,皆戴圭,魚躍拂池。君□戴六,□披六。大夫畫帷,二池,不振容,畫荒,火三列,黼三列,素錦褚;□紐二,玄紐二,齊三采,三貝,黼翣二,畫翣二,皆戴綏;魚躍拂池。大夫戴,前□後玄,披亦如之。士布帷布荒,一池,揄紋,□紐二,緇紐二,齊三采,一貝,畫翣二,皆戴綏。士戴,前□後緇,二披用□。君葬用□(輇),四綍二碑,禦棺用羽葆。大夫葬用□,二綍二碑,禦棺用茅。士葬用國(輇)車,二綍二碑,比出宮,禦棺用功布。”

    隋代規定:執紼,一品五十人,三品以上四十人,四品以上三十人,並布幘,布深衣。三品以上四引、四披、六鐸、六翣,五品以上二引、二披、四翣、四鐸;九品以上二鐸、二翣。四品以上用方相,七品以上用魌頭。宋代又規定了,三品以上挽歌六行三十六人,四品挽歌四行十六人,九品挽歌四人執引,披者皆布幘,布深衣。諸纛:五品以上,其杆九尺;五品以下,五尺以上。抬靈柩人員,曆代也依官品高低,而有不同規定。後唐規定:五品、六品,升朝官,喪輿抬柩者二十人,七品、八品升朝官,十六人,六品至九品不升朝官為十二人,庶人,八人。清代規定:二品以上,六十四人,五品以上,四十八人,八品以上,三十二人,九品及有頂戴者,二十四人,庶人,十六人。

    葬俗

    無論習俗還是俗信的產生都有一定的由來。或源於生活,或源於傳說,或源於崇拜,都是基於一定社會基礎之上的衍化過程。葬俗也毫不例外的包含在其中。

    相傳很久以前,在一片墳地對麵的山下,住著無兒無女的老兩口,靠打柴為生。有一天,老頭上山打柴很晚才回家,路上,一陣大風吹來,一張黃紙黏在了老頭的手上。此時,大風陡起,烏雲密布,天色更加黑暗。老頭情不自禁地朝四周一看,隻見樹木像魔鬼一樣狂舞起來,又下起了大雨。一道閃電過後,老頭看見自己站在一堆屍骨之中,旁邊還有一座墳塋,墳塋邊上有一口棺材。又是一道閃電過後,棺材上冒出了一縷青煙,慢慢散去以後,又從棺材上升起一團如同盆大的綠火,在半空中消失了。此時,棺材崩裂,從死屍上站起一個形似五六歲孩子身高的似人非人、似猴非猴的鬼怪來。這鬼怪骨瘦如柴,胳膊和腿像樹枝一樣粗細,麵部青紫,口如血盆,舌頭伸在胸前,蓬亂的灰色頭發從頭披至腳跟,身上穿著一件火紅的長衫,腳上穿一雙漆黑的鞋。鬼怪圍著老頭轉了兩圈以後,突然變得足有八尺多高,向老頭發問道:“你為什麽到我的地盤上來?”老頭顫抖著說:“我上山打柴,忘了時辰,天黑了,尋不見路,就走到這裏來了。”鬼怪聽後沒有吭聲。老頭慢慢地冷靜下來後問鬼:“你的舌頭為什麽這麽長,怎麽不縮回去?”鬼說:“我在陽世的時候被人逼得走投無路,隻好上吊死了,舌頭是在斷氣之前伸出來的,斷氣以後就再也縮不回去了。”老頭問鬼:“你為什麽不到地府去?”鬼說:“我死了以後,有幾個好心人把我放下來,還買了這口棺材,把我收斂起後送上山。當我去到陰間後,陰間的地盤都被那些富豪們強霸去了,我無處安身,閻王就將我趕出地府。我來到陽間後又找那幾個好心人,他們將我的屍體抬到這裏,本來打算埋葬,可是地上全是石頭,沒辦法挖墓下葬,隻好用石頭將棺木掩飾起來。沒過幾天,我被露水打了,閻王就說我是一個作惡多端的鬼,永遠不準我進入他的地府,把我列到了孤魂野鬼之群,從此,我就在陽世遊蕩。”老頭聽了,很同情此鬼,問鬼說:“那你就沒有進入地府的辦法了嗎?”鬼說:“辦法倒是有,需要一個相信我是善鬼的人,幫我做一些事後,我才能進到地府中去,可惜我找不到這樣一個人。”老頭聽後說:“我相信你是一個善鬼,你說,我該怎麽幫你進入地府?”鬼聽後很高興地說:“你找一個懂陰陽八卦的人,當我下葬以後,在墓坑裏麵畫上符,閻王見到符後,不僅會讓我進入地府,而且再也不會對我嚴刑拷打了,我也不會被打入十八層地獄中。另外,還要在掩埋棺木的前後燃放兩封爆竹,一來是對土地能夠賞賜土地為我做墳墓表示道謝,二來是把那些小鬼驅趕走。在驅趕小鬼的時候,還要把人間所吃的東西分給他們一些,再燒點紙錢給他們,也算是對他們的憐憫之情和敬奉之意。最後是你把我埋了以後,過上三天,再來拜一拜土地神,也和我作一番最後的告別。你要繞著我的墳墓向左轉三圈後再向右轉三圈,你所走過的地方就成了我的地盤,別的鬼魂就不再來搶占了。”鬼怪作完交代後,又回到那具僵屍上,棺材也合了起來,綠火變成了紅火,回到棺材裏,青煙也消失了。雨停了,雲散了,夜色亮了起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