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流水,水流長,聰明伶俐好兒郎。

    今日洗三三人喜,外婆、奶奶和媽媽。

    長流水,水流長,榮華富貴任你享。

    今日洗三大家喜,長命百歲保平安。

    試過水溫後往盆裏添東西,如金銀飾物、雞蛋等,添完東西以後,外婆又用棒槌在盆裏攪,一邊攪一邊又要念叨:

    一攪、二攪,三又攪,哥哥領著弟弟(妹妹)跑。

    七十兒,八十兒,歪毛兒,淘氣兒,稀哩呼嚕都來了。

    添完東西唱完祝頌歌以後,開始給嬰兒洗浴。在給嬰兒洗浴時,洗到什麽部位,又有什麽樣的說法。如下歌曰:

    先洗頭,做王侯;後洗腰,一輩要比一輩強。洗臉蛋,做知縣,洗屁股,做知州;洗雙手,印把握在手裏頭。

    洗浴完畢後,要給嬰兒梳理胎毛。梳理胎毛時又有一番祝頌:

    三梳子,兩攏子,長大戴個紅頂子。

    左描眉,右打鬢,日後奔個好前程。

    梳頭既畢,還要用一根蔥在小孩頭上打三下。一邊打著一邊說:“一打就聰明,二打更伶俐,三打邪魔去。”

    如此一番以後,小兒的洗三禮儀就宣告結束。

    陝北有“展腰麵”的習俗。就是在新產之後的三天以內,僅給孕婦喝一些米湯權作食物充饑。因為舊俗認為,孕婦新產恐血彌留在腹中,所以用米湯促使停留在腹中的殘留血汙排出體外,以保證孕婦恢複健康。三日後,開始給產婦吃麵以加強營養,使其盡快複原。因營養的加強,產婦迅速恢複健康,可以直身挺腰,故稱“展腰麵。”

    二、添盆。在“洗三”禮儀舉行完之後,緊接著就是添盆儀俗。添盆之儀是把接生婆請到家裏,用酒食招待之後,主人將神祇(接生娘娘像)以及床公床母供於桌上,桌上還要擺一些供品,一切準備停當後,請接生婆來到供桌前行燒香禮拜之儀,而後,再用楓球、艾葉煮的湯水在小兒額頭上擦拭,此俗信認為是起避邪作用。此時,小兒旁邊還要放置一個幹淨的空盒,請親友們一齊聚集在盆前,將各色果子、金銀飾物等禮品投入盆中。一邊添,一邊還要說一些吉利話。如:

    添金銀,富貴一生享不盡;添福糕,榮耀一世步步高;添果子,終成大業有名望;添根帶,子息發達傳代代;添頂帽,官帽頂子輩輩戴;添雙鞋,賢人達士耀門庭。

    添盆以後,再給小兒象征性地洗浴一下,以示眾人之洗(喜)。此次洗浴後,要將小兒的臍帶盤於肚上,把用火燒過的明礬抹敷在小兒臍眼處,然後用棉花包捆好,最後給小兒穿好衣服。小兒從三朝日起,開始穿衣服,從此,不再是光身子了。

    添盆之舉現在很少有人行之。都是在三朝日起,給主家送一些禮品。至於在此儀中的供奉接生娘娘以及床公床母之習俗根本見不到了。

    陝北民間大都以香灰來敷小兒的肚臍,效果亦很好,用明礬者較少。

    三、開葷。洗三,添盆儀俗後,舉行“開葷”之儀。其儀是主家請一位能說會道的婦女主持此儀。先蘸幾點黃連湯稍稍抹在嬰兒嘴上,並且一邊蘸抹,一邊說道:“好乖乖,好寶寶,三朝吃得黃連苦,將來蜜糖天天有。”

    抹罷黃連湯以後,再把用肥肉、狀元糕、酒、魚、糖等食品製成的湯水,用指頭蘸著塗在嬰兒的嘴唇上,又要唱道:“吃了肉,長得胖,有福相,有品德;吃了糕,長得高,有高才,有高智;吃了酒,福祿久;吃了糖,輩輩甜;吃了魚,常有餘。”

    最後,再讓嬰兒嚐一嚐討來的乳汁,開葷禮儀宣告結束。

    我國南方民間有單用鯉魚尾舉行開葷禮儀的習俗,但不是在三朝日,而是在百日那天舉行。其儀是把新鮮鯉魚煎熟後,象征性地給小兒喂一點魚肉。此俗意在取鯉魚的“鯉”字與“禮”同音,禮為禮儀之禮,是祝願小兒長大成人以後能凡事講禮,事事明禮,成為禮儀之人,廣結人緣。知禮是我國的傳統美德,是每個做父母的對兒女的真誠希望。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