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舊俗不知從什麽時候將“定親鞋”改為“認大小”時的“鞋墊”了,就是婚娶回來的第二天,在儐相的陪伴下,向家中長輩叩首,長輩給錢,新娘送以鞋墊。

    洞房

    洞房在陝北民間也叫“帳房”、“新房”。

    洞房一詞的來曆有傳說。

    相傳秦始皇統一中國以後,廣收天下女子來充填規模宏大的阿房宮。民間有一女子被強行征召入宮,在宮中,她整日以淚洗麵,思戀著與他從小一起長大的情哥哥,但又無法逃出宮中去會見自己的心上人。遠在家鄉的情哥哥也滿懷躊躇地思念著情妹妹,一心想去找她。他不避艱辛,也不怕秦始皇的殘暴,終於在一天夜裏闖入阿房宮,找到了情妹妹。二人相見,悲喜交集,正在抱頭痛哭之際,宮中的一位老人看到了他們的一切。這是很危險的,宮中發生這樣的事情是要殺頭的。老人不忍心拆散這對情侶,更不忍心讓他們死去,便將小夥子藏在自己房中。一天晚上,老人將女子約來,放他們二人逃出宮去。二人出宮後,一直朝東走去。第二天,宮中發現少了這位女子,便派人四下追尋。他二人臨近華山時,聽到後麵有兵追來,便走進華山,在一片荊棘叢生的崖畔上找到一個山洞後躲藏起來。追趕的士兵沒有找到他們,回宮複命去了。

    他二人躲過劫難後就以洞為家,成了婚配,並廝守在一起,同甘共苦,忠貞不渝。不知過了多久,有人進山來發現了此洞,見一對蓬頭垢麵的男女居住在洞裏,還以為是一對鬼魂呢。這對青年男女見來人的衣著打扮既不是宮中之人,又不是秦時服飾,便大著膽子向來人打聽,才知秦朝已滅,漢朝早立,改朝換代已多年了。二人得知此訊後,不再有所畏懼,就在華山腳下生活起來。不知過了多久,成仙而去,後人就將他們曾經居住過的洞穴稱做“毛女洞”。

    這對青年男女為了純真的愛情,不畏強暴,同甘共苦,忠貞不渝,表現出他們對愛情的執著追求和渴望。後人為他們的事跡所感動,便將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入住的新房稱做“洞房”。是將房擬洞,以洞喻房來企盼新婚夫婦能夠像這對青年男女一樣白頭偕老,成仙而飛升。“洞房”一詞也由此而誕生。

    洞房在文獻中原本指的是深邃的內室,多指臥室、閨房。《楚辭·招魂》中雲:“姱容修熊,經洞房些。”唐沈亞之《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策》中雲:“市言唯恐田園陂地之不廣也,簪珥羽細之不侈也,洞房綺闥之不邃也。”這些都指的是內室。洞房被特指為新婚夫婦的臥室是陸機在《君子有所思行》中說的,其雲:“甲第崇,高闥,洞房結阿閣。”唐代朱慶餘亦在《近試上張籍水部》詩中亦雲道:“洞房昨夜停紅燭,待曉堂前拜舅姑。”洞房一詞自隋唐出現以後,一直沿用至今,再無變化。於朱慶餘詩後,又為洞房增設了紅燭,及第二天還要拜見公婆的習俗。後來又有了在洞房的門上貼喜聯以表示對新婚夫婦的讚美的習俗。

    那麽,陝北民間將洞房稱做“新房”或“帳房”又是怎麽說的呢?新房不難理解,即布置一新,專供新郎新娘在新婚之夜使用的房屋。帳房之稱則與陝北的風土有些差異。陝北民間舊時很少使用“帳”這種床上用品,甚至根本不用。直到今天,被稱為“帳房”的洞房裏也看不到“帳”這類物品,稱之帳房,大概是典出有故。

    《桃花女鬥法》中說,周公為了害桃花女,將白虎星安插在繡帳上,待桃花女坐帳時將其咬死。桃花女熟知周公的詭計,於坐帳時,讓周公之女天香小姐先坐了帳,並將繡帳一抖,遮住了自己的身體,這樣,驚醒了白虎星,咬死了天香小姐,桃花女卻安然無恙。這一神話故事影響了陝北婚俗。陝北雖然沒有“帳”這種用品,但以帳來命名新房,是祈盼平安吉利的俗信。因為這一故事中說桃花女用繡帳遮住了自己,白虎星就沒有傷害於她,所以,就借這一故事中的“帳”來求平安。

    坐帳之後,新娘的一切災星都已消除,因此人們對坐帳看得很重。為了消除這最後的災星,又引出了“響帳”、“撒帳”之俗,其目的就是為了趕跑白虎星,保證新娘的安全。

    定帳

    定帳是選擇合適的房屋作為帳房。房屋能否作為帳房,這要根據新郎新娘的生辰八字與房屋建築的八卦方位是否相合來決定。有的人家房屋雖多,還要借用別人的房屋定帳,就是基於這個原因。但大都選擇正屋靠東的房屋來作新房,因為民間有“新娘娶到東房,就能敦敦實實。”既然敦實,邪魔是不可侵犯的。另外,曆史上有“東床快婿”這一典故,民間借用名人故事以消除災難也是民俗的一個方麵。

    現在人們都不太講究了,因為建築發生了變化,人們的俗信也在改變,隻要心順,一切事情都會順利的。

    響帳

    響帳是由鼓樂一人,進入帳房後用一杆長筒大號長鳴數聲。此俗的說法是以鳴號之聲將周公安插在繡帳上的白虎驚醒,讓其離開帳房,歸回本位,這樣,新娘進入帳房後不就致被白虎所傷。

    響帳的規矩是,鼓樂進入帳房後,先於房屋深處響起,留開門口,讓白虎衝出。然後在四隅鳴響,最後在床上長鳴三聲,響帳即行結束。

    響帳時鼓樂不得觸摸帳房內各類陳設,更不得上到炕上或床上。

    響帳後主家要給響帳鼓樂錢幣,作為酬謝。有的是將錢幣拴掛在新房門上,有的則是將錢幣放在房內鋪陳上麵,由響帳鼓樂自己拿去,有的則於事後一並計算在酬金裏付給。

    撒帳

    撒帳是於鼓樂響帳以後,由一老成男子帶著五穀雜糧進入帳房,依照東南西北和中央五個方位依次拋撒五穀的禮俗。撒帳之俗是由《桃花女鬥法》的故事沿襲而來的。桃花女所乘花轎進入周府二門後,彭祖將門口方鬥內所盛草節抓起拋撒和桃花女將寶瓶內所裝五穀倒在地上以破解周公之法。

    響帳之後還要撒帳的目的,是為了防止白虎還未離去或還有些鬼祟躲在角落而未離去的補救措施。

    撒帳時還要念一些吉祥語,一般是:

    “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撒得滿堂紅。”或雲:“一撒金,二撒銀,三撒撒來聚寶盆。”還有一歌雲:“一撒東方甲乙木,二撒南方丙丁火,三撒西方庚辛金,四撒北方壬癸水,五撒中央戊己土。金穀留根長一埂,早生貴子花生孩。一撒撒來第一功,二撒雲兒拜玄空,命裏相合相撮合,驚天動地一聲吼,盡在福祿姻緣中。天無忌,地無忌,薑太公在此,百無禁忌,大吉大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