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宣黃瞎子兄弟三人聽封:

    汝等人善,被人所欺致殘。能於街頭說唱世間善惡美醜,有教化之義,實為功德之行。朕念你們麵強暴而不屈服,居貧賤而不喪誌,是有骨氣之人。日後貧窮,行乞討要時,可上至午朝門,下至草窯門,均可去行。

    又對大黃說:

    你以說唱教化世人,揚善笞惡,有宣化之功。日後說唱,上可啟化帝王,又可教誨百姓,須要慎行慎言。

    黃瞎子兄弟三人叩首謝主隆恩。

    也有傳說,漢武大帝在街頭聽了黃瞎子的演唱後,被他們兄弟三人的不幸遭遇所打動,命人將財主一家捉來於奢延縣市處決了,以此警示世人。又根據黃家兄弟三人的情況,比照世人,敕封天下:唯瞎子可以說唱書文,瘸子可以修鞋,憨憨可以乞討,其他人等不得摻行於他們。漢武大帝封諭天下後,對黃瞎子說,宣育教化需經史為據,為人曉禮明法,你日後可多講一些經史之事。黃瞎子說:小民沒有學說,怎能講得了經史。武帝說:不要緊,我命人將經史編成唱詞,教你說唱。黃瞎子又說,經史深奧晦澀,恐怕我說唱起來乏味乏義,眾人有所厭煩,又將如何?武帝聽了,沉思片刻後說:朕有玉璽行令天下,未有不遵者。今賜你三寸木頭一塊作為醒堂木,在你說唱之時若有人打瞌睡,或心不在焉時,你可猛擊此木,以醒世人。漢武大帝又召來奢延縣令,命其選出經史典籍中有教化平民、感悟世人之文改編為書文,供黃瞎子演唱。又賜給縣令一塊木頭,命名為驚堂木,讓縣令在升堂審案時拍擊公案,以驚懾犯人,讓他們以黃瞎子為榜樣,身殘誌堅,尚能自食其力。犯人身健而枉生邪念,犯法違禮,以木驚之,使其重新做人。也就是在這一傳說下,陝北民間有了一個約定俗成的慣例,即說書唯有瞎子可行,明眼人是不能從事這一行業的;釘鞋匠隻有瘸退人才可從事,腿腳好的人不能幹這一行;尋吃討叫的唯憨憨可為,正常人不能乞討。因為這時漢武大帝禦封給他們的,所以也就有了另一個慣例,即村中來了說書匠,人們是不能拒絕的,多少要說上幾場;憨憨上門討要,人們都給他們打發;鞋匠釘鞋不能與之爭高爭低,通常鞋匠的收費也是比較合理的。這些都是人們“遵旨”而行的。也是根據這一傳說,陝北民間有了“三塊木頭”治世、驚世、醒世的說法。人們為了有“三木”之說,竟然將皇帝所用玉璽也說成是木頭做的是,以合“三木”之說。

    奢延縣令遵照漢武大帝的禦旨,從各類典籍中找出了教化民眾的經文,改編成了既有說文又有唱段的書文,通俗易懂,有情有義,經黃瞎子一說唱,果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因奢延縣令所編文詞均依經史典籍所出,不同於以往的小調雜曲,所以,人們便把去黃瞎子那裏聽說唱稱之為“聽書”,即聽書裏的事,不是而今的某人某事。並將黃瞎子稱為“說書人”,同時也將這門說唱曲藝稱之為“說書”。又因陝北說書在其最初形成時隻是講述大黃、二黃和三黃兄弟三人的故事,人們又習慣將大黃的說唱稱為“說三黃”或“去聽三黃”,便有了與“三皇”混同的說法。一則,因“三黃”與“三皇”同音,另則,有傳說在漢初曾禁過“始於始皇”的說法,人們便改“始於始皇”為“始於三皇”,避了皇家之禁,後流傳於民間,才有了後世的“始於三皇”之說。之所以名“陝北說書”是為了與蒙語說書加以區別,二者都是“說書”曲藝,隻是民族與區域的不同。

    陝北說書因古代的交通不便,在陝北形成以後隻流行到了與陝北接壤的蒙地一帶,被蒙古民族接受後形成了具有他們自己獨特風格的曲藝形式,即蒙語說書。此後再沒有擴大區域範圍,所以,說書形式僅此兩種而已。

    在眾多的傳說中,陝北說書都與而今的橫山縣有關,而且橫山縣在曆史上又多出書匠,出好書匠。諸如,著名的陝北說書大師,曾任中國曲藝家協會副主席的韓啟祥,以及他的弟子——陝北說書大師張俊功等人,均是橫山人。因此,人們也就認為,橫山是陝北說書的發祥地。

    陝北說書在橫山形成並流行開來,一直傳到延安北部和榆林全境,已經成為陝北民間乃至全國的重要曲藝形式之一。

    陝北說書這一曲藝形式主要流行於延安北部和榆林地區。陝北說書因其伴奏樂器的不同,又分為以三弦伴奏為主的“三弦說書”和以琵琶伴奏為主的“琵琶說書”兩種。除了琵琶和三弦是主要伴奏樂器外,另外還有幾種伴奏樂器。綁在腿上的叫“甩板”,也稱“檀板”,是依節拍而甩打的;手上綁的叫“螞蚱板”;桌上放的叫“水鑔”、“醒木”,也叫“醒堂木”。演唱方式一般是坐唱、自彈、自敲、自打、自唱。曲調大都是陝北民間小調。常用的唱腔有:九腔十八調。九腔是指胡胡腔、哈哈腔、梆子腔、影腔、咳咳腔、十三咳腔、迷子腔、二窩子腔、佛腔。十八調是指下盤棋、媽媽糊塗、茉莉花、小放牛、鋪地錦、叫四更、寡婦上墳、鴛鴦扣、姑娘、跑關東、打牙牌、紗金扇、茨山、放風箏、遊寺、思凡、光棍哭妻、小上墳。又有慢句、快句、平調、哭腔、女腔、怒腔、憂腔、對句、武句等,用以表現不同角色、感情色彩和故事情節。從這些唱腔來看,有的是來源於戲劇曲牌,如哈哈腔、小上墳、咳咳腔等。有的是借用其他藝術門類的聲腔,如:跑關東、茉莉花等。有的是陝北民歌,如光棍哭妻、寡婦上墳、媽媽糊塗等。另外,陝北說書還吸收了陝北嗩呐曲牌、道教音樂等。嗩呐曲牌如鋪地錦,它既是嗩呐曲牌,也是戲曲曲牌。道教音樂如遊寺、思凡等。陝北說書的傳統曲目一般以曆史故事居多。如《五女興唐傳》、《呼延慶打擂》、《瓦崗寨》、《薛仁貴征東》、《薛仁貴征西》、《羅成掃北》、《綠牡丹》等。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