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衛佛地夜叉神,密跡金剛是神名。

    金剛手下小神眾,五百小神服管教。

    守住山門清淨地,鬼邪魍魎去無蹤。

    東嶽大帝

    東嶽泰山五嶽尊,府群封至天齊王。

    天齊仁聖大帝號,隻因封神尊冥王。

    東嶽像應青陽位,震位居中處東方。

    統攝萬靈與萬物,執掌人世善與惡。

    屬下案判七十二,立法刑罰三十六。

    懲奸罰惡錄生死,化形四嶽四聖天。

    十六太保聽使用,三司六案判鬼精。

    七十五司掌刑罰,六合萬物受撫育。

    泰山能主人生死,求醫問藥祈長壽。

    收去魂魄入冥幽,祈禱泰山能免厄。

    泰山懲惡又揚善,凡間塵世人人敬,

    祈求泰山能延壽,禱告泰山也益壽。

    城隍

    城隍老爺地方神,府州縣衙品緣同。

    無隸無屬治地方,陽世陰間都管定。

    鑒國司民能升福,秩正三級府州縣,

    陽間官員儀容相,廟與衙屬一般同。

    執掌陰陽兩界事,陰陽交涉也管定。

    人與人來鬼與鬼,人鬼之間也斷清。

    城隍神威名氣大,新任官員也拜謁,

    民庶有厄求城隍,死後報廟交魂靈。

    冥界陽世總代表,自古城市保護神。

    城為城牆隍為池,城池安寧靠城隍。

    瘟神散瘟城隍禁,兵匪盜起城隍遷,

    鬼邪入城城隍遣,城中黎民能太平。

    祭祠堂

    在謁廟之後即行祭祠堂。祠堂是供奉同一祖先的祀廟。後人祭祀的目的是為了報本思源。

    宗者尊也尊先祖,廟者貌也遠祖貌。

    宗廟供奉遠祖神,後人追思祭祀勤。

    尊崇祖先慎追遠,報本思源有福澤。

    福田自有祖宗種,心地還靠子孫耕。

    祖宗雖遠不可忘,子孫時常讀經書。

    慎終須得常憂思,追遠常存一片心。

    宗廟祭祀用玉帛,堯舜之道崇孝悌。

    水源木本先澤遠,春露秋霜後思長。

    求福曰禱祭祖宗,得求曰祠崇先祖。

    祖功垂福惠澤長,宗德衍成好家風。

    念昔先人規模遠,垂訓兒孫紹述長。

    祖先尊貌宗廟見,宗德惠澤祠得來。

    祭孤魂

    祭孤魂是在祭祠堂後進行的一項祭祀活動。在民間宗教中認為,人鬼神本為同源,陽世間人得道為神而升天,俗人死而為鬼。神是人們所敬奉的,所以稱“謁”;鬼是人們所憐憫的,所以稱“祭”。祭有祈盼之意,盼望鬼魂早日超度,進入六道輪回之中。

    人鬼本是親兄弟,性情各異不相同。

    天帝留民分了家,人在陽世鬼幽冥。

    人在陽世為人形,死後陰間成鬼魂。

    陰陽永隔兩分離,六道輪回不相逢。

    孤魂野鬼無後人,墳前沒有培土人。

    少有紙錢少祭饗,流落幽暗山林中。

    今送紙錢潑水飯,祭奠亡靈心放寬。

    日後但得輪回轉,多積陰德早登仙。

    安孤魂

    安孤魂是對孤魂的心理安慰,在祭孤魂後緊接著予以安撫。

    孤魂地府不收留,陽世陰間任漂流。

    難入六道求輪回,不能陽世將身安。

    多積陰德行善事,土地城隍能明察。

    報於東嶽大帝知,照樣轉人能成仙。

    送孤魂

    送孤魂是在安孤魂儀後立即進行的祭儀。意即將孤魂送走,不要侵擾莊宅及燈場活動。

    祭奠孤魂用水飯,燒下紙錢作盤費。

    收了銀兩饗用後,一路風塵歸家園。

    林中安寧靜等候,幽暗之中祈光明。

    十殿閻君案判反,轉世陽間再登仙。

    祭風神秧歌

    風神神主在九曲城的右上方,以三盞燈燭為神主。秧歌隊進入九曲場地後應先祭風神,以祈得風神保佑,不要起風,保證燈盞齊放,順利觀燈。

    風師尊神顯神明,一應風種都收盡。

    皓月當空銀河夜,華盞齊放頌神明。

    封姨尊神方天君,管定風源收去風。

    今夜萬民來觀燈,鳳鳥乘風舞升平。

    自古風神有多名,箕伯風伯也風神。

    各位風神一應請,管定風源好觀燈。

    風需條風稱東風,青陽相合萬物生。

    凱風奏吉南風薰,清明盛世起祥風。

    圍風秧歌

    圍風是在祭風後秧歌隊圍著九曲城繞行一圈,意即將風擋在九曲城外,以保燈盞不被風吹滅。

    鳳舞升平慶盛世,九曲城內醮諸神。

    祈得三界神祇降,與民同樂共悅娛。

    旌山尾南育遺穀,凱風祥和南風出。

    丘山南麵大穀裏,條風青陽舞東風。

    風調雨順民安樂,國泰民安享太平。

    全憑諸神有照應,世享清明五穀豐。

    風師尊神管定風,華盞齊放好觀燈。

    民有誠意敬諸神,風息燈亮世清明。

    迎神秧歌

    迎神是在圍風之後來到九曲彩門前所唱之詞,恭請神明入城觀燈。

    華盞齊放夜空明,萬神合祀請神來。

    上請天界各路神,下迎地祇一應請。

    華盞流彩薦太平,有靈神祇降福來。

    與民同樂慶享年,萬世詠唱玉清音。

    黃輿厚載物阜山,赤寰歸德福同來,

    含育九域保國安,誠敬無怠敬有則。

    樂以迎神奏清音,儀不心忒意盡誠。

    神撫民心願與遂,共享太平樂逍遙。

    送神秧歌

    送神是在轉完九曲後出了彩門,在彩門前送神歸位。

    一夜歡洽人神樂,萬盞華燈報德功,

    禮縟儀豐神降祉,整雙肅容送神明。

    洪恩廣濟黎民祀,草木露和沐惠澤。

    禮修奠歆送樂章,靈軒遙去各回宮。

    九曲秧歌

    九曲城以九宮八卦排列,又稱八卦納甲圖。九曲彩門搭在八卦的“坎”位,坎位在方位中居北方,在五行中屬水。這樣安排的目的是,水濟萬物以求生。從水而入,從水而出,就是為了求一“生”字的吉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