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驅鬼除邪法事。

    二、詛咒凶神惡鬼。

    三、“詛咒凶邪”、“取魂換魄”的法事和道場。

    四、送祖靈大道場。

    五體投地

    五體投地亦稱做“五輪投地”,它是佛教禮節。所謂五體(五輪)是指兩肘、兩膝和頭。佛教徒行“頂禮(頂禮膜拜)時,五體都要著地,是佛教的最高禮節。《四分律刪繁補闕行事鈔》卷下三雲:“五輪至地作禮。”《阿含》雲:“二肘、二膝、頂名輪也。”亦雲五體投地。先正立,已合掌,右手褰衣,屈二膝已,次屈二肘,以手承足,然後頂禮。後起頂頭,次肘,次膝,以為次第。《無量壽經》卷下:“阿難起整衣服,正身西麵,恭敬合掌,五體投地,祀無量壽佛。”

    五聖堂三尺高

    五聖堂在有些地方叫做“五通祠”。所謂“五聖”或“五通”,是古代傳說中的牛馬神,和一對會叫人名字的山雞及一個專門吃鬼魂的獨腳鬼,合起來正好是五個。它們都是惡鬼,又都以吃鬼魂而臭名昭著。這對會叫人名字的山雞,一叫人的名字,人一答應魂就被它叫去了,人就得死。它們五個經常合在一起,橫行在人世和陰曹地府。人們最早把它們叫做“五怪”或“五煞”。自從宋代以後才被尊為“五聖”的,還給它們普建了廟堂,專門享受喪事人家的供品,這是為什麽?

    原來,它們與趙匡胤落難有關。有一次,趙匡胤被官兵追殺而逃到一個山村,當時又餓又累,看見一戶人家正在山野裏供祭“五煞”,為家中病得失魂落魄的兒子求情,祈求“五煞”不要吃掉他們兒子的魂靈。

    當時餓得無法忍受的趙匡胤看到青石板上放著用米粉做成的牛、馬、山雞和山鬼,還有一碗水酒後,抓起一隻山雞就吃,並將那碗水酒也一飲而盡。正想抓山鬼時,忽然聽到鬼泣神號,又見陰風四起。突然在他麵前跪著四個鬼怪,叩著頭哀求饒命。趙匡胤被它們嚇了一跳,可又見它們向自己求饒,也就不怕了。對它們說:“你們快去把北麵的追兵給我趕跑。”牛頭馬麵、山雞山鬼得令後馬上來到北邊,施放妖術,弄得滿天陰雲,鬼哭狼嚎,官兵見狀後大驚,便向後退去了。

    官兵退去後,五煞來到趙匡胤麵前討封。趙匡胤問它們叫什麽名字,它們說:“我們叫‘煞’,世俗稱我們為‘五煞’,被你吃了一個,如今隻剩下我們四個了。”趙匡胤在地上抓了一把泥,捏了捏說:“我還你們一煞。”後來,趙匡胤捏成的這個煞被世俗稱為“土”,黑黑的一團,有趙匡胤的五個指痕,變成了它的眼睛。因為它被稱做“土”,所以,至今人們在砍樹、造房時都要先敬這個“土神”,生怕衝撞了它給人帶來災禍。這也有可能是陝北民間所說的渾身長“眼”的“太歲”。趙匡胤聽了“五煞”的討封祈求後對它們說:“日後我若能坐了龍廷,一定封你們為‘五聖’,還給你們造最高最大的廟堂。”

    後來,趙匡胤果然做了宋朝皇帝,“五煞”便前來懇請趙匡胤實踐當年的許封。趙匡胤也一口答應,並頒詔封“五煞”為“五聖”,下令全國各地遍造“五聖堂”,每年以香火供奉。同時還下令,今後凡有喪事人家,在死人斷氣之前,先要祭“五聖”,否則,它們可以將死人的靈魂吃掉,讓死人永世不得超生。

    此詔一經頒發,全國的每鄉每土都要建造一間最大的“五聖堂”或“五通詞”。但僅憑一鄉一土的人力物力又怎麽能建得起呢?工匠們便利用詔書中的建“一間”一詞之音與“一箭”之音相同,改“一間”為“一箭”之高,“一箭”之闊。所以,“五聖堂”的高,闊也就不超過三尺,這就是“五聖堂”隻有三尺高闊的緣由。

    陝北民間在死人斷氣之前將一隻雞置於死者身下,稱做“倒頭雞”,就是由趙匡胤下令,在死人斷氣前先祭“五聖”而來的,讓“五聖”將雞吃掉,不要將死者靈魂吃掉,讓他轉世回來,所以名“倒頭雞”,即倒過頭來,轉回陽間之意。

    這一傳說將原本是煞的五個惡鬼改稱為“五聖”或“五通”。它們是民間所說的一種邪神或者是一個邪神稱做“五通”,或者是五個邪神的總稱。其說法不一。

    一般認為“五通”信仰的起源比較早,比民間的另一信仰“五顯”還要早一些。據托名柳宗元著的《龍城錄》卷上之《龍城無妖邪之怪》中所雲:“柳州舊有鬼,名‘五通’……”有人認為《龍城錄》雖是偽書,但也是宋代以前的作品,據此,可以說“五通神”的信仰早在唐朝時期就有了,而不是宋代所出現的。計有功在《唐詩紀事》卷六十六中載有鄭愚的《大溈虛祐師銘》雲:“牛阿房、鬼五通、專覷捕、見西東。“牛阿房”就是牛差別阿旁,是地獄中掌管行刑等事的鬼卒。其殘忍凶狠,相貌恐怖。”此說也更加佐證了“五通”是唐時形成的民俗信仰。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