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鬼怕冷淡。《子不語》卷十四中記載:“揚州羅兩峰自言能見鬼,每日落則滿路皆是,富貴家尤多……”楊子雲曰:“高明之家,鬼瞰其室……貧苦寥落之家,鬼往來甚少,以其氣衰地寒,鬼亦不能甘此冷淡,故也。”“諺雲:窮得鬼都不上門,信矣。”由此可見鬼與人一樣,也是嫌貧愛富的。

    3.鬼怕吹氣。《子不語》卷九中雲:“婁真人勸人遇鬼勿懼,總以氣吹之,以無形敵有形。鬼最畏氣,轉勝刀棍也。”

    另有一傳說,一個唱花臉的大膽戲子,一個人住在房裏,半夜時分,聽見有響動,睜眼一看時,從天花板的窟窿裏伸出一條人腿來,穿著綠褲子,一雙繡花鞋。一會兒,一個姑娘出現在他的眼前。兩人為睡覺的地方爭了起來。姑娘見戲子不讓,就變成了一個很難看的鬼,戲子也不示弱用油彩把臉塗得五顏六色,與鬼對峙。鬼一看,不禁打了個寒噤,隨後,對著戲子吹了三口陰氣。第一口吹得戲子臉上冰涼,第二口吹得他渾身發冷,像掉進冰窟窿一樣。第三口吹得戲子頓時覺得渾身麻木。但戲子心想,邪不壓正,我也吹她三口,隨後,鼓足勁一口長氣吹去,那鬼倒退了一步,第二口吹去後,鬼打了一個趔趄,差點跌倒。吹完第三口,那鬼跪在地上連連求饒,並說她從此再也不敢興妖作怪了。

    4.鬼怕火。蘇北有一個傳說,有一個叫潘大的人,長得五大三粗,膽子也大。一天晚上從朋友家回來準備過橋時,發現木板壞了,河邊站著一個婦女,因為無法過河,正在那裏啼哭。潘大便大發慈悲之心,背她過河。一下到河裏,就覺得背上奇重無比,好不容易上得岸來,發現自己背的是一塊棺材板,他知道自己遇上鬼了,就把棺材板背回家裏,點起火來燒。棺材板燒完後,地上留下一攤血。

    自那以後,人們認為火可以驅鬼,於是,在夜晚行路時,隻要點一支煙,就可以防鬼了。

    還有一個傳說,有一個人叫李醉鬼,常在外麵喝酒,很晚後才回家,回家的路要經過一塊亂墳崗,他也不怕。一天晚上,李醉鬼喝完酒路過亂墳崗時忽聽有人在他耳邊說:“李大哥,我今天下山時把腿摔傷了,你能背我一段路程嗎?”李醉鬼此時迷迷糊糊,看不清它是人還是鬼,便不假思索地說:“行,我背你。”一個影子就爬在李醉鬼身上了。快到家門口時,隻聽背上的“人”說:“謝謝大哥,前麵不遠就是我家,我自己可以回去了。”話剛說完,背上的影子像一股清風吹走一樣,不見了。

    一連半個月,李醉鬼一到這裏就背那個影子,他覺得有點奇怪了,便對老伴說了,老伴聽後還以為他是說醉話,便說:“你明天把它背回來,讓我看看是什麽人。”

    第二天,李醉鬼喝完酒又來到了亂墳崗,影子在那裏等著讓他背它。李醉鬼二話沒說,背著就走。剛到家門口就招呼老伴出來,老伴點著油燈出門一看,不由得“哎呀”一聲,倒在地上。李醉鬼忙問老伴怎麽了,老伴說:“你身後背著一塊棺材板。”李醉鬼一聽也嚇了一跳,我怎麽把鬼背回家了。便悄悄把棺材板放下,招呼老伴取火來,自己抱了一抱幹柴,架起棺材板就燒。火光中隱隱約約看見一個鬼影在掙紮,還不停地乞饒。李醉鬼哪裏肯饒,直將其燒死了。

    第二天,李醉鬼又從亂墳崗上經過時,聽見鬼怪幽靈在叫著:“快跑,李醉鬼來了,誰要敢讓他背,非燒死不可。”

    後來,人們就是根據這一傳說,在小孩生病時,就認為是鬼魂附體,便把病人的外衣脫下,於門口燃起一堆火,把衣服扔到火裏燒成灰,就意味著把鬼燒死了,病也就好了。

    5.鬼怕噴嚏。有一傳說,幾個閑漢在一起閑聊時說,沒有人敢在夜裏去城隍廟。張大膽說他敢去。來到廟裏後,他也有些害怕了,正在此時,廟門外刮起一股怪風,一股寒氣衝了進來。張大膽躲在供桌下麵,被涼氣一吹,不覺“阿嚏”一聲,打了個噴嚏。鬼聽見了,沒向他撲來,反而不停地打起了噴嚏。張大膽趁鬼打噴嚏的時候,拔腿就跑,一口氣跑回家中。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