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以後,老頭再也不敢頭枕褲子睡覺了,並把他的經曆告訴了別人,別人也不敢枕褲子睡覺,逐漸形成了習俗。

    明燈不是人,明月不孤行

    民間很忌諱在夜間走路,一般是天一黑就要找個地方住下,以免撞見鬼怪。尤其在夜色中有燈出現,那一定是鬼,不可接近。“明燈不是人,明月不孤行”這句俗語就是根據這些忌諱來的。

    很久以前,一個山村裏住著兩戶人家,兩戶人家又各有一個兒子,一個叫明燈,一個叫明月。兩個孩子年齡相仿,性情相投,彼此結成了好朋友。他們一起求學,又都有了功名,各自上任去了。

    三年任滿後,明月帶著家眷回家省親,由於回家心切,明月就讓夫人和差人們一起在後慢慢行走,自己卻催馬加鞭一路朝家奔跑。他日夜兼程,來到離家不遠的一個鎮上,天色已經黑了,自己也覺得渾身酸痛,真想在鎮上好好睡上一覺,明日一早趕回家中。可他又想,反正也離家沒有多少路程了,忍一忍就可回到家中見到父母和好朋友明燈了。就稍事休息後又上路了。就在離家不遠的時候,明月發現前麵有一個人影向自己走來,月光下,他感覺到此人就是自己的好友明燈,心裏便有說不出的高興。緊催坐騎,來到距“明燈”僅有數步之遙時跳下馬來,迎上去,卻撲了一個空。他感到奇怪,正想說話時,忽然從身後傳來了明燈的說話聲:“作為朋友,我奉勸你一句,明燈不是人,明月不孤行。”明月轉過身子一看,明燈背著身子站在自己身後。明月還想說什麽時,隻見明燈連看都不看他一眼,朝前走了。

    明月回到家中,父親告訴他,明燈死去一年多了。今晚你能與明燈的鬼魂相見,也是你們朋友一場。

    這個故事很顯然是人們根據生活習俗編織出來的,它是想告訴人們,在漆黑的夜晚如果突然發現了燈火,千萬不要靠近它,因為那一定是鬼火,而不是人家之燈火;在皓月當空,如同白晝的夜晚,也不要一個人行走,一定要結伴而行,以防撞見鬼魂。

    人鬼是兄弟

    民間傳說,人和鬼原本是一對兄弟。漢族中找不到有關這一傳說的典籍記載,但在哈尼族中至今仍有這一思想存在。哈尼族中有兩則關於人鬼的傳說。

    傳說,人和鬼雖然是同胞親兄弟,但很是不合,一見麵不是爭鬥就是吵架。那時的天神是“摩咪”,見他們倆經常吵鬧爭鬥,這樣長期下去也不是個辦法,於是,便扯下夜幕,乘人鬼不備之際,將人和鬼分開了。人和鬼雖然被夜幕分開了,但時不時地還為地盤發生爭執,天神便又給人和鬼劃地界。人得到的是陽光燦爛,泉水流淌的林旁之地。鬼因為眼睛不好,它不喜光明,所以,它分得的是陰暗的幽穀和林地。摩咪還將它先前使用的遮身黑幕給了哈尼人,讓他們披在身上,以防鬼的糾纏。這也就是哈尼人崇尚黑色的原因。

    另有說,很久以前,人鬼是一對親弟兄,人是哥哥,鬼是弟弟。後來,兄弟倆鬧得有些不太和睦,還要分家。這時,來了兩位天神,他們用栗樹枝把鬼趕到了荊棘叢生的懸崖邊,用藤條把人拉到水草豐盛的平地上。給人分了馬、雞、鴨、豬、狗、羊和黃牛等牲畜,給鬼分了馬、雞、麂子、老虎、豹子等家畜和野獸。鬼很貪心,經常搶占人的地盤,還到村莊裏作祟。人實在沒有辦法了,隻好找鬼商量重新劃分地盤。在分水時,人問鬼:“你要什麽水?”鬼說:“所有靜靜的泉水。”人說:“我隻好要那活水了。”分地時,人又問鬼:“你要什麽地?”鬼說:“凡是能夠生長草和樹木的地我都要。”人說:“那麽,有灰和糠的地就是我的了。”劃分後,人鬼各占著自己所分的地盤。

    鬼很貪婪,分完後它還不滿足,還想占人的地盤,便使用魔法在人的地裏長草長樹,眼看著人的地盤上被鬼無邊無際地長上了樹木和草,快要占完了,人在情急之中放了一把火,點著了樹木,點著了野草,被火燒過的地方,留下了滿山遍野的草木灰,這些地方才被人占了下來。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