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雨習俗各地不盡相同。有的地方采用“曬龍王”、“盜龍王”的方法,祈求、賄賂、強迫三種手段並施。強迫手段是將龍王塑像抬在烈日之下曝曬,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讓他也飽嚐驕陽灼痛之苦。甚至抬著龍王遊鄉,走三步打一鞭。沒有龍王塑像者,則於他處偷借龍王,或用稻草等物編成龍形,邊遊行邊舞動。也有抬水母娘娘、關公神像求雨者。胡樸安在《中華全國風俗誌》中雲:天津人求雨,或抬關壯繆之偶像出送,或抬龍王之偶像出送,前引以儀仗多件,鑼鼓喧天聒耳,有如賽會一般。另有一人,身披綠紙紮製之龜殼,以墨粉塗麵,口中喃喃而語。其餘隨從之人頗多,大都頭戴柳圈,手執一柳枝,每到一處,該處之人皆插柳枝,用黃紙書“大雨時行”四個大字懸之。亦有書“大雨如注”或“大雨傾盆”或“天降大雨”者。另有兒童等用長木板一條,塑泥龍於上,以蚌殼為龍鱗,黏其上,扛之向街中遊行,口中喊曰:“滑瀝滑瀝頭咧,滑瀝滑瀝頭咧,家家小孩來求雨咧。”或又喊之曰:“老天爺要下咧,滑瀝滑瀝下大咧,大雨下到開窪地,小雨下到菜畦裏。”四川趙雋求雨又有所不同,如遇大旱,必有童子數十成群,向各處人家討香三炷,到黃昏之時將香燃起,各持三炷,沿街祝禱,一童子先大呼曰:“童子燒香祝告上蒼,天降滂沱,地下焚香,有雨無雨?”眾童子齊聲應曰:“有雨!有雨!”趙雋人還有耍水龍祈雨之俗。天旱時,折楊柳紮為龍形,並以柳圈戴於頭上,裸其身,執水龍沿街沿巷而舞,一人前行鳴鑼,家家備水潑淋。

    民間亦有以雷公為行雨者,故而,每遇旱時多至雷公廟去求雨。若在上供祭拜無效時,有的地方則以激將法將雷公激怒,使其駕雲而來,打雷下雨。“陳鸞鳳侮神致雨”的傳說就是如此。相傳在唐元和年間,海康大旱,鄉人於雷公廟久禱無效,鸞鳳怒雷神不為民造福,乃燒雷神廟,又以雷神所忌的黃魚和豬肉相和而食,大侮神靈。雷公乃縱大風雨,以迅雷震之。鸞鳳以刀上揮,砍斷雷神左腿。雷神附地,鸞鳳欲進而殺,被鄉人揪住,雷神乃得遁去。此時大雨傾盆,枯苗逢生。而鸞鳳卻被鄉人共斥,所居之處,均被雷劈火燒,於是夜入山洞,雷始終不能震之。後海康每有旱情,鄉人集資請鸞鳳複以黃魚與豬肉和食,持刀如前,以侮雷神。雷神激怒,挾風帶雨而來。二十多年中,以此方法求雨甚驗,人們也將鸞鳳稱為“雨師”。

    陝北民間祈雨

    陝北民間祈雨的形式很多,有抬龍王樓祈雨的形式,有祭祀祈雨形式,有問卦祈雨形式,運用最多的祈雨方式就是“領牲”。領牲主要是用豬、羊。每逢幹旱之年,或是“雨行日”(如農曆五月十三日在陝北民間被視為“關老爺磨刀”的日子,在神靈磨刀時,必須要用水,天上有水,地下就會下雨,所以是民俗中的雨行日子),人們就用牲品向神靈供奉,並向神靈祈雨。做法是:人們將活著的牲品驅趕到廟宇中的神靈前,或是神靈的牌位前。先由“會長”或村中有名望的人,向神靈上香,焚燒“表章”,有的還有祭祀雨神的祭文。之後,再向神靈做祈禱,懺悔凡人之過錯,希望得到神的寬恕,普降大雨,拯救黎民。祈禱完後,用涼水灌入牲品耳內,牲品若有反應,就說明神靈已經受領了供品,若無反應則再灌,直至達到目的。但也有始終沒有反應的,說明神並不寬恕人的罪過。牲品的反應在民俗中有句“豬揎揎,羊瑟瑟”的諺語,就是說,豬用鼻子在地上揎了,羊的渾身上下抖動了。隻有在神靈受領了牲品以後,才能將牲品趕出廟堂,屠宰後眾人分食。

    以卜卦抽簽的方式祈雨和抬神樓祈雨,可以合而使用,亦可分而為之。每遇幹旱年,人們就在龍王神前卜卦求雨。如果卦中顯示出“不日將雨”之象,人們就要以牲品祭供龍神,感謝他的賞賜。如果卦中顯示出還需抬神樓方能降雨時,就要舉行抬神樓的祭祀儀禮,叫做“龍神出舁”。這種“顯示”結果完全是由會長根據卦象和天象作出的決定。抬神樓很複雜,有的村裏備有神樓,沒有神樓的將一個四腳長腿的方凳倒過來,用布圍裹起來,再以柳梢遍插在上下左右,裏麵供上龍王神的牌位,一個祈雨神樓就裝扮好了。

    抬神樓祈雨之儀是:由會長率領鄉鄰民眾來到龍王廟裏打卦抽簽,龍王神給出的卦象是有雨可求時,才能抬神樓。因龍王神小,又是業龍,下雨大事由不得他,隻有在玉皇大帝下了敕令之後,龍王方能行雨。所以在向龍王神求得雨卦後,必須抬著神樓到玉皇廟中去請玉帝禦旨後才能定奪。向玉皇大帝祈禱時,有一祈禱詞。

    乂村合社人等,齋戒時日,沐手焚香,跪拜於天地至尊,玉皇大帝之神前,哀苦祈禱曰:

    本方遭遇不幸,天逢大旱,旱氣太盛,直旱得,陽畔起火,背畔生煙,風吹日曬,眾苦熬熬。乃旱魃為虐,降禍於無辜弟子。弟子力逼無為,告天天高,告地地厚,因此,哀告起本方龍神,頭披楊柳,身坐木台,又請起五大龍神,合六位龍神之眾,謹謁玉皇大帝,身參身拜,五體投地,泣淚哀求眾神之至尊,萬物之主宰,天地之宗法,靈霄寶殿中之玉皇大帝,早發敕令雨卦,降安民之細雨,滋潤萬物,濟活蒼生。弟子們哀鳴悲願,頂禮膜拜,以報拯救民眾於火坑之神恩,頌揚神威,顯象太平,皇天浩蕩,普度眾生。

    祝禱完畢之後,再打卦於神前,若卦中顯示出求雨於山川時,人們便抬著神樓,奔跑於山川之間,雖有荊棘叢生,穿梭其間,不覺刺痛,若有深淵飛降而下,無損皮肉,遇有河流,履其上如行走於平地,如此奔跑不息。或於高山之巔,見天上有雲,則參拜不休。若卦象顯示為井中取水而雨者,抬神樓者要到深壑澗溪中取水。取水之法是,神樓發馬時,有一人手持淨瓶與楊柳條於神樓前麵領杠之中扶定,隨樓奔跑,至水源時,前麵兩人跪拜於井台,水溪之前,持瓶人將瓶壓入水中,灌滿後,立即取出,用一塊包著麵團的紅布塞子將瓶緊緊塞好,不能漏掉。瓶中若有很多氣泡,就意味著有好雨將至。盛神水後,抱瓶奔跑而回,於村中奔走報喜,最後將淨瓶供奉於龍王廟香案之上。

    這裏說的六位龍神是指東海龍王敖光、南海龍王敖欽、北海龍王敖順、西海龍王敖閏,《封神演義》第十三回雲:四海龍王為敖光、敖順、敖明、敖吉,以及司雨大龍神的八河都總管涇河龍王和當地小河裏的本方無名小龍。陝北祈雨所祀龍神就是這六位。祈雨必須向司雨龍王祈求,隻有當地小龍有權向其上司,即涇河龍王上奏祈雨之情。涇河龍王總管著八河龍王和四海龍王,涇河龍王得到玉帝之命後,可以調遣八河、四海之龍王,以玉旨所欽定,降雨於人間。所以,陝北的龍王廟裏隻供涇河龍王,八河龍王、四海龍王僅以配祀的地位被繪畫在壁上。同時還繪有風師、雨師、雲師、雷師。當地小龍神連配祀的資格都沒有,隻是以其龍神的靈氣在龍王廟裏附主。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