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屍神的這一行為引起了各家灶王爺的不滿,他們秉性善良,為人忠厚,是老百姓家裏的主事神。他們聚在一起商議辦法,要解救即將降臨到老百姓頭上的災難。他們終於想出了一個既能保住百姓性命,又可懲治三屍神的巧妙辦法。臘月廿三日送灶王爺上天宮的這天,各家的灶王爺都特別關照家裏人,一定要在大年三十的白天,裏裏外外、上上下下,直至房梁牆壁上的陳年汙垢都要清掃幹淨,迎接新年。老百姓們聽了灶王爺的話,都將自己家裏打掃得幹幹淨淨。

    大年三十晚上,王靈官手執鋼鞭來到人間,他怒目圓睜,挨家挨戶地在牆壁上尋找名字,以便動手殺人。可是,王靈官一路查找過來,家家戶戶的牆壁上幹淨得不要說有人名,就連一點灰塵也找不到。王靈官是個脾氣很壞的神,下界後一無所獲,便氣憤地回到天庭,向玉皇大帝稟報說,三屍神無事生非,詆毀世人,老百姓的牆上沒有一家寫有名字的。玉皇大帝聞報後,龍顏震怒,立即傳旨將三屍神綁送天庭,痛打三百大板後關進天牢,永不釋放。三屍神從此以後再沒有下過凡界,一切人間事情都由灶君代管。所以人們對灶君很敬奉,每遇他上天宮向玉皇大帝匯報人間事情的日子,人們總要將房屋打掃得幹幹淨淨,一則是因他救過老百姓的性命,人們感謝他,對他表示敬重,另則,也是讓他到天庭以後多言人間好事,不要說壞事。這樣一來,臘月廿三日掃塵習俗就流傳下來了。

    不知什麽原因,民間總將灶君認做姓張。這裏有一個傳說。很久以前,一戶姓張的人家共四口人,老兩口和兒子兒媳,生活在一起。媳婦叫丁香,是個很孝順的媳婦。張郎家中很富裕,卻不想待在家裏,一心想出去做買賣。

    張郎一去五年,一點音信也沒有。老夫婦因思念兒子病倒了,不久便謝世了。丁香變賣了家裏的東西,將公婆埋葬了,以後的日子越來越困難。又過了五年,張郎仍然沒有回來。丁香靠著一頭老牛、一輛破車,艱難地過著日子。半年過去了,張郎回來了。此時的張郎已變心了,回到家後,一紙休書將丁香休出家門,隻給了丁香那頭牛和那輛車。丁香坐著牛車沒有目的地向前走著。走著走著,來到一戶人家門口,這戶人家隻有母子二人。老母親出得門來正遇上丁香在家門口乞討,聽了丁香的身世以後很是同情,就讓丁香做了兒媳。

    張郎休了丁香後,娶了一個叫海棠的妓女為妻,這事引起了人們對他的不滿。天有不測風雲,人有旦夕禍福。有一天,張郎家起了一場大火,燒光了家產,燒死了海棠,張郎總算逃出性命,以乞討為生。有一天,張郎討飯來到丁香的家門,乞叫著說,大娘,給一碗飯吃。丁香一聽聲音,就知是張郎來了,雖是又氣又恨,但是夫妻之情還是有些難以割舍,一連給張郎吃了兩大碗麵條。張郎還沒吃飽,丁香在盛第三碗飯時,將荷葉首飾和一支簪子放在碗中,讓他吃出後,可以接濟生活。沒想到張郎的眼睛被那場大火燒壞了,竟然將首飾認做豆葉和豆枝扔了。丁香看見後忍不住叫了聲張郎。張郎這才聽出,他叫的這位大娘正是自己的妻子丁香,頓時感到羞慚萬分,無地自容,便一頭紮進鍋底下,說什麽也不出來了,最後被活活憋死在灶裏。

    因為張郎是在妻子麵前死在灶裏的,這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玉皇大帝姓張,張郎與他是同姓,所以,玉皇大帝不忍心讓張郎白白死去,看在同姓的分上,就糊裏糊塗地給張郎封了一個管灶的神位。又因張郎死的那天是臘月廿三日,張郎既然被封為灶神,人們也就把他死的那天定為灶王節。

    陝北民間祭灶習俗是在臘月廿三日,將灶君神宮用黃表剪成的垂穗裝扮起來,在垂穗上吊上一個紙馬。有些人家貼有灶君神像,有些人家貼上“灶君之神位”的神帖,兩邊貼上“上天言好事,回宮降吉祥”的對聯。祭祀前先要打醋壇,就是將鐵杓或鐵鍁在火上燒紅,然後在上麵淋灑醋液。於廿三日晚上,先於灶君神位前打醋壇,然後再於天地、土神等各神位前打醋壇。打完醋壇後,在灶君神位前上供品,大都是一個糖瓜瓜,一碟油炸炸,再擺放上幾碟肉食、饃、糕等食品,點三炷明香,燒表祝禱。祝詞一般是“神仙不怪凡人事,上去天宮言好事,合家老小感大恩,回宮再把吉祥降”。

    祭祀灶君一般由家長行之。

    送灶君上天還要在院中點燃一堆煙火。

    除夕

    除夕,俗稱“年三十”、“除夜”、“歲除”。所謂“除”,就是除去,辭去的意思。“夕”是指夜,晚上的意思。也是最後的意思。如:一年的最後一季,一季的最後一月,一月的最後一旬,一旬的最後一天。《尚書大傳》雲:“歲之夕、月之夕、日之夕”,指的就是此意。除夕與春節相接,是我國最隆重的傳統節日,其活動繁多,始於臘八,過了臘月二十更為忙碌。民間傳說,除夕之夜,上界天神要下到凡界,接替原有天神的職位,享受人間香火。因此,民間要舉行隆重的祭祀活動,敬鬼神以祈求福祿。除夕當日,要貼春聯,換門神,以防惡鬼於新舊年交替之際進入家中侵擾家人。至夜,全家團聚,吃年夜飯、驅疫、守歲迎新年。除夕日一整天都有豐盛的飯菜,被稱做“團年飯”或“團圓飯”。人們依其食用的時間順序,又將“團年飯”分別稱做“團早飯”、“團午飯”和“團晚飯”。《清嘉錄》中雲:“除夕,家庭舉宴。長幼鹹集,多作吉利語,名曰‘年夜飯’,俗呼‘合家歡’。”年夜飯中必須有年糕、屠蘇酒,其他如肉類、素什錦等必備,還必須有雞、魚、青菜。有雞,取孟子語“寧為雞頭,不為牛後”,雞頭雖小而“鳴”,牛後雖大無鳴(名),“魚”取年年有餘(魚),青菜以寓意清清潔潔,年糕則寓“年年高”。年夜飯從掌燈時分一直吃到深夜。在吃年夜飯前,首先要敬灶君、天地、土神以及祖先和下界諸鬼神,敬奉完畢後才能開宴。至深夜,家家戶戶吃夜宵,北方地區一般是吃餃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