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宵節

    元宵節又叫“元夕節”、“燈節”,也是我國道教所稱的“三元”之一的“上元節”。三元就是道教所說的“三官”的誕日,即天官(紫微大帝,有說玉皇大帝,說法不一)出生在正月十五日,地官(閻王)出生在七月十五日,水官(龍王)出生在十月十五日。因為天官的誕日正月十五日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望日,所以,道家將之稱為“上元”,故而也將元宵節稱為“上元節”。

    元宵節的起源很早,相傳始於西漢時期,而盛於唐宋。它的起源據說與權力有關。相傳,漢高祖劉邦死後,呂後把持了朝廷政務,群臣們極為憤慨。漢文帝劉恒在周勃、陳平等人的協助下,戡平了“諸呂之亂”登上帝位,恢複了劉氏皇權,並博采群臣建議,廣施仁政,救災濟貧,精心治國,使漢朝又強盛起來了。因勘亂之日是正月十五日,劉恒便把誅滅呂氏勢力奪回王權的這一天作為自己微服出宮、與民同樂的紀念日。所謂元宵,即“第一”,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的第一個月圓的日子。所謂宵,天河夜空也。劉恒當時之所以將正月十五稱做“元宵”是因為一年中正月十五頭一個“月圓之宵”。宵也指夜晚,所以,元宵在最初是指正月十五日的夜晚,後來才將正月十五日這一天通稱為元宵,並且規定為元宵節,成為民俗節日。根據這一史實來看,元宵節並非因吃元宵而名之,而是因元宵節才有了吃元宵的習俗。另有說法是,元宵節也叫“正月十五”,因秦始皇名嬴政,因“政”與“正”音近,為了避諱而將正月十五改為“端月十五”。

    關於元宵節的起源在民間的說法可以追溯到遠古時期,傳說那時期的人們經常用火把來驅邪,並且在元宵節這一天要舉行祭祀太一神的活動,所以也叫做“禮太一節”。民間的另一種說法是,古時候,有一隻天鵝降臨到人間,不幸被獵人射傷。玉皇大帝知道後,一定要為天鵝報仇,便定下在正月十五日派天兵天將下凡,要把世上的人畜全部燒光。有一個仙女認為這樣做不好,便冒險下凡將此事告知百姓,並告訴人們在正月十五日前後各家各戶都要掛上紅燈,燃放爆竹花炮,將整個人間裝點成著了大火的樣子。人們遵照仙人的說法做了準備。正月十五到了,天兵天將剛出南天門,就見人間一片火海,便向玉皇大帝稟報了此事。玉帝以為,既然已經著了火,就不必下去了。人們用燈火騙過了玉帝,保全了自己,所以每年的元宵節人們都要舉辦燈火節來慶祝自己的勝利。另有說法是漢武帝時期,有一位名叫“元宵”的宮女,因不能回家盡孝於正月十五日晚欲投井自盡。東方朔為了成全此女的孝心,便傳言說,正月十六日火神星君奉了玉帝旨意要火燒長安,又說火神星君最喜歡吃湯圓。漢武帝為了尋求解救災難的方法,就聽了東方朔的建議,讓元宵女回家盡孝道,並命人製作湯圓上供祭祀火神星君。於是,百姓們做湯圓來祭祀火神星君,掛起紅燈,以示火神星君的火被高高掛起,不會燒人的,並在燈上書以“元宵”二字。一則表示從即日起可以消除災難,因“宵”與“消”音近,元宵即從今日起消除之意。二則,亦是對元宵女的孝心表示敬仰。是夜,漢武帝也和文武百官上街觀燈,以避災害,自此相沿成習。又傳說,東漢時期,佛教傳入我國以後,由於統治者的提倡,於上元之夜燃燈敬佛,使正月十五元宵節的內容更突出在燈上。福建閩南有一說法是天上一位天神下凡後成了狀元,他還是個孩童的時候就喜歡做多人打燈火的遊戲,把黑夜變成白天。久而久之,就被演變成燈節了。

    元宵節無論源自哪一種說法,人們總把它認為是合家團圓的節日,祈求豐年的節日。因為,正月十五是滿月的日子,人們以為,月圓就是團圓、美滿的日子,最為吉利的日子,所以,要在這一天裏祭天,祈禱好運,尤其是祈禱能夠給人賜福的天官紫微大帝降來福祉。因而,人們一大早便置備五牲、果子、酒菜、紙錢於桌上向天官燒香祭拜祈福,並擲珓下卦,預測一年的禍福吉凶。祭酒三巡後燒紙,而後撤供。

    元宵節要吃元宵。元宵又名“湯團”、“浮圓子”,取其圓形圓音來寓意家人團圓、平安、吉利、美滿。據考證,元宵的曆史可以追溯到一千五百年前,南朝典籍《荊楚歲時記》裏就有“正月十五作豆糜加油膏”的記載。隋朝時,煬帝為了粉飾太平,有一年,從正月十五開始,在京城搭建了高台戲棚,歌舞升平。當時供演員和樂師們吃的夜點就叫做“元宵”。這時的元宵是用米粉和糖果製成的,已很似現在元宵的製作方法了。宋代薑白石有詩曰:“貴客鉤簾看禦街,市中珍品一時來。簾前花絮無行路,不得金錢不肯回。”詩中所言“珍品”就是“元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