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還流傳著另外一個神話故事。相傳,月宮中的嫦娥原本是射落九日的英雄後羿的妻子,她非常賢惠美麗。一日,後羿在射獵途中遇到一位道士,道士將一包仙藥交給後羿,希望他日後成仙。後羿還有很多事情要做,要為人民辦些好事,所以,他不急於成仙。回家後,把藥交給妻子嫦娥收藏,待日後使用。後羿有一個徒弟叫蓬蒙,是個無恥的小人。這年的八月十五日,後羿又外出打獵,他沒有跟去,闖入嫦娥的房內,逼嫦娥交出仙藥。嫦娥不想讓蓬蒙這種小人得了仙藥,便自己吞食下去。吞食後,立即感到自己身輕如燕,並直上雲霄,奔向月宮。後羿回家後知道了事情的原委,因思念愛妻,便在院子中央擺下供桌,於月下遙祭妻子,盼望團圓,年年如此,多年不改。人們被後羿對妻子的真情所打動,並為他們夫妻恩愛的情結所感動,也在自家的庭院裏擺上供品,遙祭嫦娥,年年如此,世代相傳,遂將這一遙祭衍化為民俗,流傳至今。

    以上是兩則純民間的傳說故事。唐代還有兩個與帝王有關的傳說。一個傳說是,唐太宗於貞觀八年大破土穀渾,在八月十五凱旋回京祝捷時,有一胡人曾獻彩色圓形餅,太宗高興地說:“應得胡餅邀蟾蜍。”便與將領們分而食之。這種彩色餅就是月餅的雛形。另一個傳說是唐玄宗於八月十五日夜,夢遊月宮時,看到一種月形餅食。嫦娥對他說,此餅乃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象征。醒後,便下令仿製這種夢中所見月形之餅,用以祭月,祈盼天下太平。到了宋朝時期,每逢中秋之夜,必備餅與果品祭月。不過,那時的餅還隻是普通的家常餅,隻因祭月,才稱之為“月餅”。

    關於月餅的傳說,還有民族矛盾的一種。元末時期,蒙古統治者殘酷地壓迫和剝削漢民族,又害怕漢民族起來造反,所以規定,老百姓家裏不準有鐵器,鐵器隻能用在農具上,就連菜刀也隻能是幾戶人家共用一把。漢民族的婚喪嫁娶都受到嚴格的限製,這樣,就引起了漢民族的強烈不滿。江蘇高郵的張士誠用中秋互贈月餅之機,在月餅裏夾藏著“八月十五殺元兵,家家戶戶齊動手”的字條,號召民眾起來推翻元朝統治,這一天夜裏,人們切開月餅,見到字條後,紛紛起義,齊心協力,將元朝政府推翻了。從此以後,每逢中秋節,人們都要吃月餅,以紀念這一偉大勝利,遞而衍化成為民俗節日,流傳下來。

    八月十五用月餅夾帶起義字條的說法在全國都有流傳。可見,此事應當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很少有正史記載,大概是為了化解民族矛盾吧?此事在蒙古族民間也有流傳,但他們承認是八月十六殺元兵,而不是八月十五。大概是因為八月十五是蒙古族認為的慘敗日,不願提及,但又是無可爭辯的事實,故而改稱為八月十六。

    兩口子

    夫妻之間稱做“兩口子”是由清代乾隆年間開始的。當時山東有一個叫張繼賢的才子,在一個偶然的機會,與本地惡少石萬倉的妻子曾素箴相識,二人一見鍾情,夜夜往來。

    石萬倉酗酒成性,因酗酒過度而中毒身亡。石家人懷疑是其妻曾素箴害死了丈夫,於是告到了縣衙。衙門接狀後,不問青紅皂白,就把張繼賢和曾素箴打入大牢,判了死刑,並押赴京城候斬。

    有一天,乾隆皇帝查閱案卷時,看到了張繼賢的供狀,見其文筆不凡,十分驚訝。於是,乾隆皇帝親自來大牢看望張繼賢,在交談中,乾隆皇帝確信了張繼賢是個才子,便有了救他之心。

    不久,乾隆皇帝下江南微服私訪,途經微山湖時,停留了幾天。期間,熟悉了這裏的山山水水,於是禦批,將張繼賢發配到臥虎口,將曾素箴發配到黑風口。

    張、曾二人雖然冤入大牢,但仍然情緣未斷。這次獲皇帝恩準發配到“兩口”後,真是喜出望外,二人時常往來,甚是自由。他們這種往來於臥虎口與黑風口的做法,被人稱做“兩口子”。後來,人們把“兩口子”衍指為“夫妻倆”。後來夫妻倆,也稱做“兩口子”。

    “丈夫”與“老婆”

    “丈夫”是配偶之間女方對男方的稱號,源於我國古代的搶婚習俗。

    在我國上古時期,一些部落氏族中流行著搶婚習俗,一些已婚女子也成為搶婚的對象。女子們為了抵禦搶婚,大都選擇那些有一定高度的男子做自己的夫婿,以此向外表示夫婿的強大和英勇。男子身高一般以丈為標準,當時的一丈也就相當於現在的七尺,現在所說的“七尺男兒”也就是從“丈夫”身高標準衍化而來的。那一時期,男子的身高隻要達到這一高度,就可以抵禦強人的搶婚行為了。俗話說:“身大力不虧。”“人高馬大”就是用於表達人的力量的。也正是因為女子選擇男子時要求一丈身高,女子也往往將她所嫁的男人稱為“丈夫”。隨著曆史的發展和搶婚習俗的消亡,“丈夫”便失去了“一丈之高的夫君”的本來意義,而成為已婚男子的代稱了。

    男人們習慣將自己的妻子稱為“老婆”。其實,“老婆”在它最初時的含義不是指妻子,而是指老年婦女。後來,有一位詩人叫王普卿,他寫了一首長詩,其中有一句是“老婆心急頻相勸”。這裏所說的“老婆”是指老是主持家務的妻子。在這首詩的影響下,後來男人們便用“老婆”一詞來稱呼自己的妻子了。

    陝北民間對“丈夫”一詞另有說法,說“丈夫、丈夫,離家一丈,不為夫君”。此說法的意思是,丈夫離開家門,全部家務就落在妻子身上,妻子為家始終操勞,丈夫離家則不理家事,也不想家事,可以在外享自己的清福。這是古代男尊女卑思想在家庭中的反映。另外,又將妻子稱做“婆育”,也就是說,妻子是為自己生兒育女的人,也正因為妻子在家庭中的這一地位,決定了她應當操持家務,恪守婦道。而男人可以在外尋花問柳,另有妻室。後來,又將“婆育”稱為“婆姨”,從字麵上來看,它是老年婦女與阿姨的合稱,起著操持家務兼保姆的作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