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木匠看見死人是被一根木頭絆倒的,所以自那以後,凡有人請他做木活,他總要給人家做一條門檻,用來絆擋死人的腳。也是自這位木匠以後,人們的門上多了一條門檻,一直被我國人民沿用現在。

    轎子

    轎子出現在我國五代時期,宋代的繪畫裏和墓葬中常常可以見到。轎子在當時被稱做“擔子”,其樣子與近代的轎子大致相同。

    轎子在型製上有著種種規定,如清代初期,除了皇帝、後妃們乘坐的豪華的輦輿以外,親王坐的轎子是銀頂黃蓋紅帷。三品以上官員雖然可以用銀頂,但蓋帷隻能用皂色。在京城內,四個人抬一頂轎子,出京時,用八人。四品以下官員隻準乘坐錫頂的轎子,而且是兩人抬的小轎。一般的地主豪紳則用黑油齊頭,平頂皂幔的轎子。

    醬油

    據考證,早在秦漢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已經使用醬油了。有文字記載的,可以上溯到東漢時期,崔實在《四民月令》中說:“正月可做清醬。”古代的醬油是一種製醬工藝的副產品,以豆類為主要原料,所以到了魏晉以後,人們又將醬油稱做“豆醬清”或簡稱“醬清”。北魏時期的賈勰所著的《齊民要術》中就有關於用豆醬清醃製肉類的方法。唐代孫思邈在《千金方》中記載:“製狗齧人,豆醬清除之”;“手足指製痛,醬清和蜜溫塗之。”

    大約從宋代開始,這種黑紅色的液體不知為什麽被冠以“油”字。宋人林洪著《山家清供》一書中在講到烹調時一再提到“醬油”二字。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又稱之為“豆油”。大概是豆油的叫法容易與大豆榨出的“油”相混淆之故,因而稱其為“醬油”。

    陝北有“幹醬”與“清醬”之分。所謂幹醬,就是用豆子製成的,即上所說的製醬工藝所出之產品。清醬,就是製醬工藝的副產品,呈液體狀,與幹醬的稠黏狀不同。後來,工藝有了發展,使用麥麩製作清醬,這樣可以節省成本。

    餃子

    我國人民吃餃子的曆史至少已有一千四百多年的曆史了。但是,在成為玉潤玲瓏、彎如弦月的佳肴之前,它被稱做“餛飩”。餛飩的淵源可以上溯到兩千年前的漢代,當時有個叫揚雄的人,他在《方言》一書中有過這樣的記載:“餅謂之飩……或謂之餛。”為什麽把這種食品稱做餛飩呢?根據《資暇錄》的解釋,是“以其渾沌之形”而名之。關於餃子的記載最早出現在隋代顏之推的文集中,他說:“今之餛飩,形似偃月,天下之能食也。”這種用屑米麵做成的偃月形餛飩,原稱做為粉角,北方人讀“角”作“矯”(音餃),於是,餃子的名字誕生了。餃子的誕生並不意味著餛飩的消亡,它仍然是人們廣泛食用的佳品。

    東周時期成書的《禮記》中說:“稻米二,肉一,合以為餌,煎之。”所以,若依此來認定餃子的曆史有二千六百年,也是有一定道理的。在新疆吐魯番縣阿斯塔那一千三百年前的唐代墓葬裏出土的實物中,就有一隻餃子和四隻餛飩一起放在一個木碗裏。由此可見,至晚在唐代時期,餃子已經傳到了我國邊遠地區。

    從以上資料來看,餃子最早是使用稻米麵製成的,但我國北方稻米較少,一直使用麥麵製作。到後來,餃子使用麥麵包製已成為定製。

    月餅的傳說

    相傳,七仙女被王母帶回天宮時為董永留下了一個兒子。孩子長大了,一天,他見其他孩子在桂花樹下玩耍,便過去,想和他們一起熱鬧。他剛一過去,孩子們都躲開了,還罵他是個沒娘的野小子。他聽了以後很難受,扭頭跑到槐蔭樹下,放聲大哭起來。哭聲傳到了天上,驚動了天神吳剛。吳剛看這孩子很可憐,便從天上下來,扮作一個村夫,勸慰孩子不要哭,孩子反而哭得更傷心了,哭喊著要媽媽,並問吳剛,別的孩子都有媽,我為什麽沒有媽媽,她到哪裏去了。吳剛覺得孩子想媽想得真切,便拿出一雙鞋對孩子說,這是登雲鞋,在月亮最圓最亮的夜晚你穿上它,就可以見到媽媽了。

    孩子聽了很感動,接受了那雙鞋,並向吳剛行禮道謝。吳剛回天庭去了,給七仙女捎了個口信。

    八月十五到了,月亮最圓也最亮了,孩子在月光下穿上了登雲鞋,隻一跳,就飛到了天宮。七仙女因接到了吳剛捎去的信兒,早早就等候在天宮門口,一見孩子來到身邊,又摟抱,又親昵,真是百感交集,酸甜苦辣,一齊湧上心頭。撫慰過孩子後,用嫦娥送來的桂花蜜糖拌著花生仁、核桃仁做成的餡兒,包在麵裏,按照圓月的樣子做成香噴噴、甜蜜蜜的仙餅招待兒子,讓他吃個夠。

    孩子上天宮的事被玉皇大帝知道了,他不喜歡這個外孫,就下令讓帶孩子來天宮的吳剛去月宮裏砍伐桂樹,永遠不能離開。又叫天兵天將脫去孩子的登雲鞋,打發麒麟把他送回人間。孩子回到人間以後,如同做了一場夢,他在天宮中的事情隻記得模模糊糊,但媽媽給他吃的仙餅卻給他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孩子長大以後就做這樣的餅吃,以緬懷母親對自己的疼愛。後來,老百姓們也效仿起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就這樣留傳開來,沿襲下來。

    這一神話傳說給後人留下了許多習俗。八月十五可使天上人間的母子相會,得以團圓,所以有了八月十五“團圓”的說法。孩子穿上登雲鞋,可以到天宮去,也就有了八月十五“登高節”的習俗。孩子吃了嫦娥做的仙餅,就有了八月十五吃月餅的習俗。玉皇大帝用麒麟將外孫送回人間,民間就有了“麒麟送子”的說法。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