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北文化是一個民俗文化的地理區域概念,它涵蓋著銅川金鎖關以北的延安、榆林兩市的行政區劃。但陝北文化的巔峰與精華主要聚中在綏德、米脂一帶,以綏德、米脂為主體,形成了南至甘泉,北到神府的最具代表的陝北文化帶。信天遊在這裏唱響,陝北道情在這裏唱紅,陝北說書在這裏火暴。

    陝北文化作為區域文化概念,它具有以下特征:

    一、陝北地處黃土高原,瀕臨黃河,陝北人民是黃帝的後裔,因此,陝北文化應是“黃土文化”、“黃河文化”、“黃帝文化”。

    二、陝北人民的主要棲息所是“窯洞”,陝北人民從窯洞裏崛起,陝北文化在窯洞裏孕育,陝北文化應是“窯洞文化”。

    三、陝北人民的祖先參加了偉大文明工程長城的修築,長城為祖國帶來安寧,為人民帶來安居,有了“長城”,才能國富民強,陝北文化應是“長城文化”。

    四、陝北地處邊塞,陝北人民祖祖輩輩戍守在祖國的邊疆,他們領略了邊塞風光,看慣了大漠日月,陝北文化應是“邊塞文化”。

    在長期的曆史發展過程中,以上四個基本特征已經深深地烙印在陝北文化中,成為區域文化的標誌並形成了文化體係。但它也受到周邊地區的影響,在經曆了曆史大融合、大交替後,在文化層麵、思想理念、藝術風格等諸多方麵,得到了更為豐富的涵養和澆灌,突顯出與眾不同的文化精神,它的這些特征,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麵。

    一、陝北文化是在道教文化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秧歌就是它的典型代表。道教在宗教禮儀中所表演的祭祀舞蹈被民間借鑒後,形成了娛人的舞蹈形式,這就是陝北秧歌。陝北秧歌從宗教中借用而來,成為民間藝術,但它仍與宗教有著親緣關係。如:陝北民間在“打清醮”、“打老醮”時,要有秧歌表演,就可以說明它們之間的關係。這是其他地方“打醮”中所沒有的。又如:陝北道情,就是在明朝時期,由北京白雲觀前來主持白雲山法事的道人們帶來的,他們在法事活動中演唱的京腔京韻的道曲,被陝北民間藝人所借用,最終形成了以鄉音為字韻,以道曲為曲牌的陝北道情。

    二、陝北文化吸收了巫文化。巫是道的一個分支,巫在古時是文化的擁有者和傳播者,陝北文化靠他們來傳播。巫文化體現在陝北文化中最為明顯的標誌就是秧歌,秧歌將巫步借鑒為表演步伐,將巫腔借鑒為秧歌唱腔。

    三、陝北文化是“驛站”文化。陝北曆史上開館授徒的教育方式很少,文化知識很多是從“驛站”中傳播出來的。因為“驛站”中都是過往官員、商賈等,他們是文化人,將外麵的文化一路沿驛站傳播。秦始皇修築了秦直道,在長安與包頭之間開通了一條古代“高速”公路,並且建了很多驛站,由富縣張村驛而始,經甘泉、延安、甘穀驛、延川、文安驛、清澗、石嘴驛、綏德、米脂、榆林而到達包頭。陝北文化也主要集中在這條通道中,陝北民歌、陝北道情、陝北說書、陝北秧歌在這條通道中唱著、說著、扭著。

    四、陝北文化是“軍營文化”。自漢唐以來陝北就屯集了大量來自祖國各地的戍邊者,從這一點來講,陝北文化又是祖國文化的薈萃。體現在“軍營”方麵,從縣級建置中就可以很明顯地表現出來。如:“定邊”、“靖邊”、“安邊”、“安塞”,充分體現了古代戰略思想。又如:“坑鎮”、“烏鎮”、“店鎮”、“吳堡”、“漁河堡”、“瓦窯堡”。鎮與堡是古代較大的軍事建製。又如“李家營”、“譚家營”,營是軍事“營帳”,也就是駐兵的場所。至於村莊就更多了,如:“陳屯”、“張屯”、“尹屯”、“高家屯”等,所謂屯就是屯兵種地,為軍事服務,有戰事則作戰,無戰事則種田。陝北從延安以北,幾乎到處都是軍事建製,在延安以北所形成的文化內容帶有很濃烈的軍事思想。在古代戰場上“擊鼓向前”、“鳴金收兵”是作戰的指揮原則。鼓是激勵陝北人民祖先們奮勇殺敵的命令,鼓與陝北人民、祖國安危息息相關,陝北人民崇尚鼓,形成了“鼓”文化。鼓文化與軍事相聯係就形成了“軍營”文化。“安塞腰鼓”就是人們在取得戰爭勝利後於慶祝活動上進行表演的藝術,“黃陵龍鼓”(也叫抬鼓)既是在戰場上用來激勵將士奮勇殺敵的壯威鼓,又是人們在慶祝勝利時的震威鼓。在鼓文化家族中,還有“洛川蹩鼓”、“宜川胸鼓”、“黃龍獵鼓”等。鼓在陝北文化成為一門不可或缺的藝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