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宏業第二次離開了這個“家”。沒去住賓館,而是搬到知青車間裏來住了。這個高大的倉庫,雖然尚未修繕完畢,倒是先補了房頂,不漏雨了。室內的東西越來越多,也正需要一個人住著,兼值夜班嘛。他的這次搬遷,連黃梅梅都認為是自然的,合適的,可以減少許多閑話。隻有白玉心中暗暗高興,認為這是一種跡象,表明他不再留戀黃梅梅了。

    “這是三角嗎?”白玉暗問自己,“當然不是!餘宏業和我之間,連一次正南八北的談心都沒有過,還根本不是戀愛哩……他與黃梅梅也沒有個別交談過。這當然不是三角羅!隻是一點點小兒女之情吧……”

    是的,人們在一起工作、學習、生活,接觸多了,怎麽會不產生一些感情哩。特別是知青車間處於白手起家的創業階段,大家為一個目標而共同奮鬥著,怎麽會不產生感情哩。

    問題又發生了。知青車間邊建設、邊生產,第一批新花已經製作出來了,三千朵!全用廢料製成,“看米下鍋”,大小不一,形形色色,新鮮無比。整整插滿了三十個草把。今天提前收工,全體出動,上街去賣花!

    真有趣兒。白蘭、黃梅梅、範廠長的胖女兒“飯桶小姐”,都主動趕來,參加賣花!白蘭為她們申請了營業執照,還建議所有的賣花姑娘都換上自己最漂亮的衣裙。

    下午五點鍾,正值人們下班回家的時刻,西單、東四、王府井、前門大街等通衢鬧市,同時出現了三五個比花兒還美麗的賣花姑娘!

    “賣花呀!賣花呀!商店裏的大紅花一塊錢一朵,我的新花兩毛錢一支!”

    “買花吧!買花吧!插在書桌上,別在衣襟上,最好悄悄放在姑娘的鏡子旁!”

    “新花兒!新花兒!永不凋謝的絹花……!”

    這些賣花詞兒,雖然不夠文雅,卻很能吸引顧客,沒唱幾句,賣花姑娘就被人群圍住了……沒用個把小時,三千朵新花銷售一空!

    如此美好的事情,卻又招惹了許多非議:

    “上街賣花,還穿花衣裳,簡直是賣俏兒!”

    “太不象話了,女經理帶頭,賣唱兒!”

    “這一套哇,準是餘宏業這小子,從巴黎學回來的!該給他報告公安局!”

    “模特兒也賣花去啦,還不如賣幾張裸體照片哩!”

    “我看餘宏業居心不良,一會兒住賓館,一會兒住車間,還把黃梅梅勾回家睡去了哪!”

    “白玉還給他拆洗被窩哪!這算啥關係?”

    諸如此類的流言蜚語,在全廠廣為傳播著。都是誰講的?有幾句出自李寶曾之口?範保剛又當過幾回義務宣傳員?這可無法查對。隻有一件事確鑿無疑:上街賣花的第二天,範廠長召見餘宏業,大大地發了一頓脾氣:“咱們是搞社會主義?還是搞資本主義?你要再搞這一套,敗壞工廠的名譽,我就給你停水、停電,不要你們這個車間!有本事你們自己獨立呀……可你也要為自己想一想,跟有夫之婦,還有什麽模特兒、小偷兒的鬼混,有什麽好結果?全廠職工,一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你淹死!”

    餘宏業兩眼冒火,隻冷冷地說了一句:“你這個人,怎麽這樣無聊哇!”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