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詭辯士赫克博利烏斯是宮廷的演說術教師,他本來出身寒微,可是後來在官場上卻青雲直上。他起初在希埃波利斯城的阿斯塔耳忒神廟裏當仆役。十六歲那年偷了幾件貴重物品,逃離神廟,前往君士坦丁堡,四處飄零,受過苦,行過騙,跟朝覲者們同行,與強盜團夥為伍,跟隨丁底墨涅女神閹割過的祭司們一起用驢馱著這個深受平民百姓喜愛的女神的神像,走鄉串戶,供人朝拜。

    後來進了演說家普羅埃西烏斯的學校學習,不久自己也當上演說術教師。

    君士坦丁大帝在位的最後幾年,基督教信仰成了宮廷的時尚,赫克博利烏斯便皈依了基督教。教職人員對他懷著特殊的好感,他也對他們報之以李。

    赫克博利烏斯經常都能根據風向及時地更換信仰:忽而從阿裏烏派轉到正統派,忽而又從正統派轉到阿裏烏派,每一次轉變都成了他在官場升遷時新的台階。教職人員不聲不響地推動他高升,他也幫助他們往高處攀登。

    他的頭上增添了白發,儀表越來越有風采,一開口便妙語連珠,婉轉動聽,扣人心弦。他的麵頰雖然蒼老,卻煥發著青春的朝氣。兩隻眼睛和藹親切,但偶爾也迸發出凶惡的譏諷,咄咄逼人,機智而又叫人膽寒。凡是這種時刻,他總是急忙垂下眼簾——迸發出來的火星便熄滅了。這位著名詭辯士的外貌具有教會的那種宏偉壯麗的色彩。

    他是個嚴格的齋戒者,同時又是個品味細膩的美食家:他的素食菜肴比最奢侈的葷菜還講究,正如赫克博利烏斯作為修士而開的玩笑比最露骨的多神教玩笑更富有刺激性一樣。他就餐時喝的冷飲是加香料的甜菜汁:許多人認為這比葡萄酒還好喝。他不吃普通的麵包,而發明了一種特殊的素食甜餅,是用沙漠裏生的各種植物種子做的,傳說聖帕科米烏斯【1】 在埃及就曾靠它度命。

    一些喜歡撥弄是非的人斷言,赫克博利烏斯是個好色之徒。據說有一個年輕婦女一次懺悔時承認背叛了丈夫。“這可是極大的罪惡!我的女兒,跟誰?”懺悔牧師問她。“教父,跟赫克博利烏斯。”牧師笑逐顏開了:“跟赫克博利烏斯嗎?

    那好,他可是個神聖的丈夫,對教會忠心耿耿。我的女兒,你懺悔吧,主會寬恕你。”

    君士坦提烏斯在位時,他得到了宮廷演說家的職務,俸祿豐厚,獲得一件元老院議員的紫邊長袍和一條藍色挎肩榮譽綬帶——這是對高級官吏的獎勵。

    可是正當他準備邁出最後一步的時候,突然挨了狠狠的打擊:君士坦提烏斯死了,尤裏安繼位,他可是跟教會勢不兩立。赫克博利烏斯並沒有泄氣,他做了別人都做的事,隻是比別人精明,而主要的是抓準了時機——不太晚,也不太早。

    尤裏安執政的初期,他在宮廷舉辦了一次神學辯論會。

    青年哲學家和醫生卡帕多細亞的愷撒裏烏斯,著名的教會聖師巴西爾的弟弟,由於為人耿直和品德高尚而受到大家尊敬,他發言維護基督教信仰,與皇帝的見解相左。尤裏安在這種學術辯論中允許自由發表意見,甚至喜歡別人反駁他的意見,忘記了唯我獨尊的身份。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