譯者弁言

本書論題,簡單明白,譯者毋須更贅一辭。論旨之中正和平,態度之無黨無私,與我國固有倫理學說之暗合,洵為晚近歐美出版界中不經見之作。前三講涵蓄夫婦父子兄弟朋友諸倫之義,第四講論及政治經濟,第五講泛論人生終極目的,似為結論性質。全書要以明智之說(sagesse)為立論中心,故反複以不忘本能不涉空洞為戒。作者更以小說家之豐富的經驗,傳記家之深沉的觀察,旁征博引,剖析綦詳,申述古訓,加以複按,尤為本書特色:是蓋現世之人本主義論,亦二十世紀之道德論也。丁此風雲變幻,舉國惶惶之秋,若本書能使頹喪之士萌蘖若幹希望,能為戰鬥英雄添加些少勇氣,則譯者所費之心力,豈止販賣智識而已哉?

再本書原名《情操與習尚》(Sentiments et Coutumes),第四講原題《技藝與都市》(Le Métier et la Cité),似嫌暗晦,故擅為改譯今名,冀以明白曉暢之標題,益能引起讀者之注意雲耳。

二十四年七月譯者誌於上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