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山聖母修院的院長兄妹怎樣的遇到一個休隆人

    從前有個聖·鄧斯頓,愛爾蘭是他的本邦,聖徒是他的本行,有一天搭著一座向法國海岸飄去的小山,從愛爾蘭出發。他坐了這條渡船一徑來到聖·馬羅海灣;上了岸,給小山祝福了;小山向他深深鞠了一躬,又從原路回愛爾蘭去了。

    鄧斯頓在當地創辦一個小修院,命名為小山修院,大家知道,這名字一直傳到如今。

    一六八九年七月十五日傍晚,小山聖母修院院長特·甘嘉篷神甫,陪著他妹妹特·甘嘉篷小姐,在海濱散步納涼。上了年紀的院長是個挺和善的教士,當年頗得一般鄰女歡心,如今又很受鄰人愛戴。他的可敬特別因為地方上隻有他一個教士,和同僚飽餐之後,無須別人扛抬上床。他還算通曉神學;聖·奧古斯丁的著作念得沒勁了,便拿拉勃雷消遣:因此人人都說他好話。

    特·甘嘉篷小姐從來沒嫁過人,雖則心裏十分有意;年紀已經四十五,還是很嬌嫩;她生性柔和,感情豐富,喜歡娛樂,同時也熱心宗教。

    院長望著海景對妹子說:“唉!我們的好哥哥好嫂子,一六六九年上搭著飛燕號兵船到加拿大去從軍,便是在這兒上船的。要是他沒有陣亡,我們還能希望和他相呢。”

    特·甘嘉篷小姐道:“你可相信,我們的嫂子果真象人家說的,是被伊羅誇人吃掉的嗎?的確,要不吃掉,她早回國了。為了這嫂子,我一輩子都要傷心;她多可愛啊;至於我們的哥哥,聰明絕頂,不死一定能發大財的。”

    兩人正為了舊事傷感,忽然看見一條小船,趁著潮水駛進朗斯灣;原來是些英國人來賣土產的。他們跳上岸來,對院長先生和他的令妹瞧都沒瞧一眼;特·甘嘉篷小姐因為受人冷淡,好生氣惱。

    可是有一個長得很體麵的年輕人,態度大不相同;他把身子一縱,從同伴頭上直跳過來,正好站在小姐麵前。他沒有鞠躬的習慣,隻向小姐點點頭。他的臉和裝束引起了教士兄妹的注意。他光著頭,光著腿,腳踏芒鞋,頭上盤著很長的發辮,身上穿著短襖,顯得腰身細軟;神氣威武而善良。

    他一手提著一小瓶巴巴杜酒,一手提著一隻袋,裏麵裝著一個杯子和一些香美的硬餅幹。他法文講得很通順,請甘嘉篷小姐和她的哥哥喝巴巴杜酒,自己也陪著一起喝;讓過一杯又是一杯,態度那麽樸實那麽自然,兄妹倆看了很中意。他們問他可有什麽事需要幫忙,打聽他是什麽人,上哪兒去。年輕人回答說他沒有什麽目的,隻是為了好奇,來看看法國的海岸,就要回去的。

    院長先生聽他的口音,認為他不是英國人,便問他是哪裏人氏。年輕人答道:“我是休隆人。”

    甘嘉篷小姐發見一個休隆人對她如此有禮,又驚奇又髙興,遨他吃晚飯,他不用三邀四請,立即答應;三人便同往小山修院。

    矮胖的小姐,拚命睜著她的小眼睛打量年輕人,再三對院長說:“這高大的小夥子兼有百合和薔薇的色調。想不到,一個休隆人皮膚這樣好看!”院長道:“姝妹,你說得不錯。”她接二連三提了上百個問題,客人的回答都很中肯。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