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誌》reference_book_ids":[7267090248675363851,6883409163003628557]},{"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21,"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82,"start_container_index":21,"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76},"quote_content":"《資治通鑒》reference_book_ids":[7077845868786764830,7077845868778359816,7078185810025008142,7077845868795153438,6883440117109754887,7220732984675011618,7255253493617789988,7077845868790942727]}],"435":[{"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435,"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159,"start_container_index":435,"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55},"quote_content":"《易經》reference_book_ids":[7208392286533585959]}],"699":[{"annotation_type":"0pos_info_v2":{"end_container_index":699,"end_element_index":0,"end_element_offset":21,"start_container_index":699,"start_element_index":0,"start_element_offset":17},"quote_content":"《素書》reference_book_ids":[6906422155882269703,7222920243214027810]}]},"author_speak":"code":0,"press_status":1,"content":"  N

    nu

    怒吼nùhǒu.咆哮páoxiāo

    怒吼:大聲吼叫,也比喻發出宏大雄壯的聲音。

    咆哮:①大吼大叫,指因為憤怒而暴怒喊叫。②形容水的奔騰轟鳴,非常猛烈。

    【解析】

    這兩個詞都是動詞,都有“吼叫,發出雄壯宏大聲音”的意思。

    “怒吼”側重形容憤怒或氣勢雄壯宏大的聲音,常比喻眾多人(或個人)或某物的聲音。語意較輕,適用範圍較窄,是褒義詞。“咆哮”一方麵指(猛獸)怒吼,另一方麵也形容水流的奔騰轟鳴,後來也形容人的暴怒喊叫,但多比喻個人的喊聲。語意比“怒吼”重,適用範圍較廣,中性詞。【例句】

    黃河水的咆哮聲就像成千上萬的猛獸在怒吼。

    ninɡ

    凝視nínɡshì.注視zhùshì

    凝視:專注地看。

    注視:集中目光看。

    【解析】

    兩個詞都是動詞,都指專注地看,都可以用於人。但“凝視”強調用眼睛實地去看,多指帶著某種神情長時間地聚精會神地看某一點,用於物時,其對象多是具體的、靜止的東西。“注視”強調注意力和精神集中地看,有時也指從側麵觀察或暗中關注,用於物時,其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事物,也可以是抽象的、變動的事物。如,關注事態。

    【例句】

    1.他凝視著女兒的照片很久才放下。

    2.他密切地注視著事態的發展。

    【中華句源】

    士別三日,即當刮目相看。——陳壽《三國誌.吳書》

    這句話的意思是將士離開三天之後,就應當以新的眼光來看待和衡量他。用來比喻別人已有顯著進步,不能再用老眼光看待。關於這句話,還有一個故事。

    呂蒙是三國時期東吳一位非常著名的將領。關於他的故事很多,這句話出自孫權勸他讀書學習的故事,這個故事在《三國誌》裴鬆之注引《江表傳》裏有過記載,司馬光在寫《資治通鑒》的時候也采用了。這個故事說的是,孫權曾對呂蒙說:“呂蒙啊,你現在擔任要職,執掌權力,不能不學習。”呂蒙不願學習,於是推辭說軍中事多,沒時間學習。孫權說:“我不是要你研究儒家經典,去做博士,我隻是要你去瀏覽書籍,了解過去發生過的事情。你說你事多,沒時間學習,但你能像我這樣忙嗎?我還經常讀書,並從中得到很多好處。”於是呂蒙下定決心開始讀書。後來魯肅經過潯陽,與呂蒙談話後大吃一驚,說:“你今天的才幹謀略,已非當初吳下阿蒙了!”呂蒙說:“士別三日,就當刮目相待,大哥怎麽對這個道理都不明白啊?”魯肅大受震動,就去拜見呂蒙的母親,與呂蒙結為好友。

    O

    ou

    偶爾ǒuěr.偶然ǒurán

    偶爾:偶然發生的,沒有計劃的,無周期、無規律。也指間或,有的時候。

    偶然:不確定。

    【解析】

    這兩個詞都可表示“不經常,碰巧”的意思。主要區別是“偶爾”強調動作、現象產生的次數少,不經常。“偶然”指事理上講,不一定會發生的行為卻發生了,或指某種行為雖有可能發生,但發生的時間不確定,著重在行為的產生不是必然的。“偶然”可以受“很”“非常”等程度副詞修飾,和“現象”“原因”“因素”“事件”“事情”“情況”等搭配。“偶然”可以構成“偶然性”,“偶爾”不能。

    【例句】

    他偶爾來這裏當群眾演員,並不經常來,被導演挑中演主角,有很大的偶然性。

    P

    pɑn

    攀援.攀緣pānyuán

    攀援:抓住或依附他物移動。也指投靠,依靠。

    攀緣:援引他物而上,攀拉援引。

    【解析】

    兩詞都有“往上爬”的意思,不同之處在於,“攀援”是借助外力的幫助往上爬,一般情況下用於人或動物。如,抓住繩索,攀援而上;賣身投靠,攀援高位。“攀緣”是沿著東西順勢往上爬,一般情況下用於植物。如:攀緣而上的青藤;攀緣植物。

    【例句】

    他抓住繩索,按著爬藤植物攀緣的路徑,攀援而上。

    pɑo

    拋棄pāoqì.放棄fànɡqì

    拋棄:丟棄,扔掉。

    放棄:丟掉(原有的權利、主張、意見等)。

    【解析】

    兩個詞都能作動詞,都有“丟掉不要”的意思。但“拋棄”側重在扔掉、丟掉,語意較重,還可引申為遺棄,其對象可以是人,多含貶義;也可以是具體事物或抽象事物。適用範圍廣泛。“放棄”側重指不再要、不再保留,語意較輕,其對象常是意見、原則、機會等抽象事物,也可以是財產、陣地等具體事物。

    【例句】

    為了革命事業能夠取得勝利,他拋棄妻子,放棄幸福的安定的生活,隻身潛伏進敵軍隊伍中從事危險的地下工作。

    【奇思妙想】走不出的鞋店

    一個人買了一雙皮鞋,但他付賬後沒能走出那家鞋店,為什麽?

    答:因為他付的是假鈔。

    錯!因為他是坐著輪椅出來的。

    pei

    陪.賠péi

    陪péi:①跟隨在一起,在旁邊做伴:陪伴、陪床、陪嫁、陪客、陪同、陪葬、奉陪、失陪。②從旁協助,輔佐:陪臣、陪護、陪審。③增加的,非主要的:陪襯、陪都、陪嫁、陪考、陪葬。

    賠péi:①補償損失:賠不是、賠償、賠付、賠還、賠款、賠禮、賠罪。②虧損,與“賺”相對:賠本、賠了夫人又折兵、賠錢、賠賬。

    【解析】

    “陪”是“阝”字旁,本義為重疊的土堆;而“賠”為“貝”字旁,和錢財有關。所以,“陪伴”“陪嫁”不能寫成“賠伴”“賠嫁”。

    【例句】

    小明在媽媽的陪伴下去向小紅賠禮道歉。

    penɡ

    蓬.篷pénɡ

    蓬pénɡ:①草名:蓬蓽生輝、蓬窗、蓬蒿、蓬戶甕牗、蓬麻、蓬門、蓬生麻中、蓬心。②像草一樣散亂:蓬發、蓬亂、蓬首、蓬鬆、蓬頭垢麵。③茂盛,旺盛:蓬勃、蓬茸。④量詞,類似成叢的東西:一蓬鳳尾竹、一蓬竹子。⑤某些植物的外苞:蓮蓬。

    篷pénɡ:①用竹篾、葦席、布等做成的用來遮蔽風雨和陽光的東西:篷布、篷子、車篷、帳篷。②特指船帆:扯起篷來。

    【解析】

    “蓬pénɡ”是本義是一種草本植物,所以其為“艸”字頭;而“篷pénɡ”則是用竹子、布等做成的遮擋物,所以為“”字頭。

    【例句】

    外麵快要下雨了,她披著蓬亂的頭發趕緊搭上帳篷把稻穀遮擋上。

    Q

    qi

    期望qīwànɡ.希望xīwànɡ

    期望:對人或事物的未來有所等待和希望。

    希望:盼著出現某種情況或達到某種目的。

    【解析】

    “期望”側重“期待和盼望”的意思。“希望”是心裏想著達到某種目的或出現某種情況,主觀的意願較重。

    【例句】

    我期望這條鐵路早日建成通車,並希望能夠坐上首發車去海邊看海。啟用.起用qǐyònɡ

    啟用:開始使用。

    起用:重新任用已退職或已經被免職的官員或職員。

    【解析】

    “啟用”一般用於與物有關,如“新船閘啟用”;“起用”多用於與人有關,如“起用一代新人”。

    【例句】

    為了能夠讓企業更好地發展,他啟用了新設備,並起用一批掌握高新技術的技術新人。

    【知識講堂】

    五嶽:泰山(東)、衡山(南)、華山(西)、恒山(北)、嵩山(中)。

    氣.汽qì

    氣qì:①沒有一定的形狀、體積,能自由散布的物體:氣體、氧氣、煤氣、氣槍、空氣、液化氣。②呼吸:氣促、氣厥、氣息、吸氣、沒氣了、一氣嗬成。③自然界寒、曖、陰、晴等現象:氣候、氣溫、氣象、天氣。④鼻子聞到的味:氣味、臭氣、香氣。⑤人的精神狀態:氣概、氣節、氣派、氣魄、氣餒、嬌氣、精氣神、習氣。⑥怒,也指使人發怒:氣憤、氣瘋了、氣惱、氣人、氣盛、忍氣吞聲、生氣。⑦欺壓:受氣。⑧中醫中指能夠使人體器官發揮機能的動力:氣功、氣血、氣虛。⑨中醫指某種症象:痰氣、濕氣。⑩景象:氣氛、氣韻、和氣。汽qì:①蒸氣,液體或固體變成的氣體:汽車、汽燈、汽化、汽艇、汽油。②特指水蒸氣:汽船、汽笛、蒸汽。

    【解析】

    “汽”是液體,例如汽水、汽油。“氣“是氣體。比如:煤氣、天然氣。或者可以說“氣”指幹燥的氣體物質,“汽”則指生成或反應物中含有水蒸氣。

    【例句】

    汽車用汽油當動力燃料,排出的廢氣汙染環境。

    氣候qìhòu.氣象qìxiànɡ

    氣候:①時令。②給定地區的天氣狀況和天氣發展所示的變動著的大氣狀態。③一個團體或一個時期流行的傾向或環境條件。④比喻結果、成就。

    氣象:①大氣的狀態和現象,雲氣變化。②事物的情況、態勢。③景色,景象。

    【解析】

    兩個詞都是名詞,都可以表示大氣的狀態和現象,都是專業術語,都用於書麵語。

    但“氣候”指地區較大、時間較長的氣象情況,是一定地區經過多年觀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氣象情況,它與氣流、緯度、海拔高度、地形等有關,如,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氣候”還可以用來比喻“動向或情勢”,也可以比喻“結果或成就”,如,政治氣候。“氣象”沒有這些意思。

    “氣象”沒有地域、時間限製,指“大氣的狀態和現象”,如刮風、閃電、結霜、下雪等;還可以指“情景、情況”的意思,多用於社會現象,一般不用於自然景觀;“氣象”還有“氣派、氣勢”的意思;也可以指“氣象學”。而“氣候”沒有這些意思。

    【例句】

    氣象專家稱,我國大陸性氣候顯著。

    迄.訖qì

    迄qì:①到,至:迄今、起迄。②始終:迄未成功、迄無音信。訖qì:①完結,終了:付訖、收訖。②截止:起訖。

    【解析】

    “訖”左邊是“訁”字旁,本義是終止;“迄”字是“辶”旁,跟運動、行動有關。不要混用。

    迄,有到和始終的意思。構成的常用詞語有迄今、迄無音信、迄未見效等。還有迄未成功,就是始終沒有成功。如“他不善言辭,缺乏自信,談戀愛屢遭失敗,迄未成功,非常苦悶、困惑”。自古迄今,就是從古到今,如“尊老愛幼、孝順父母,這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自古迄今,一直保持著,還將發揚光大,傳之久遠”。

    訖,是截止、完結的意思。構成的常用詞語有起訖、收訖、付訖、驗訖等。還有,收支兩訖,就是收支雙方了結。如“買賣鎢砂合同簽定後,我們按質、按量、按時交貨,收支兩訖,對方非常滿意”。

    【例句】

    迄今為止,他們還沒有實現收支兩訖。

    【知識講堂】打掃衛生的“婦”字。

    《說文解字》雲:“婦,服也。從女持帚,灑掃也。”如圖所示,甲骨文的“婦”字,右邊為“帚”字的象形字,是一把打掃衛生的掃帚。左邊的即“女”字。整個字形像一個長跪女子手持掃帚打掃衛生。“婦”的本義為“打掃衛生的女人”。一般情況下,“婦”和“女”是有區別的,“女”是對所有女性的通稱,而“婦”指已婚女子。如果“婦”和“女”字連在一起使用,這種區別就不存在了。“婦女”泛指所有的女性。

    婦人最早還是一種帶有等級意味的稱呼。據《禮記.典禮》記載,天子的妻子叫做後,諸侯的妻子叫做夫人,大夫的妻子叫做孺人,士的妻子叫做婦人,老百姓的妻子叫做妻子。

    在封建社會,社會對女性的要求是要其遵守婦道,最突出的就是要“三從四德”。“三從四德”是為適應父權製家庭穩定、維護父權—夫權家庭(族)利益需要,根據“內外有別”“男尊女卑”的原則,由儒家禮教對婦女一生的道德、行為、修養所進行的規範要求。三從是在家從父、出嫁從夫、夫死從子;四德是婦女要遵守的四種道德規範,有婦德、婦言、婦容、婦工。

    關於“婦”字有這樣一個故事:北宋時,王安石和他的朋友王吉甫兩人經常在一起猜謎。一天,王安石出了一個字謎:“左七右七,橫山倒出。”王吉甫一聽便猜出王安石所說的是個什麽字,卻沒有直接說出謎底,而自己也作了一則謎語:“一上一下,春少三日,你猜我猜,合是一對。”王安石一聽,哈哈大笑。原來,王安石和王吉甫的謎底分別為“婦”和“夫”字。

    qiɑnɡ

    牆角.牆腳qiánɡjiǎo

    牆角:兩堵牆相接處的凹角或其近處。

    牆腳:①牆的下部。②比喻基礎。

    【解析】

    這是一組部分字形相同的同音詞,二者意義不同,不能混用。“牆角”指兩牆相接所形成的彎曲處。“牆腳”指牆接近地麵的部分,並不是兩牆相接形成的拐彎處。它意義相同的早期用詞是“牆根”。“牆腳”作為牆的下部與牆基相近,所以“牆腳”又有一個引申義為基礎,而“牆角”沒有。“挖牆腳”不能寫成“挖牆角”。

    【例句】

    建國初期,不法資本家大搞“五毒”,挖社會主義牆腳,而他常常精心地把殘磚破瓦和整磚整瓦分開擺摞在牆腳下,然後轉過牆角,走向試驗田。

    qinɡ

    情況qínɡkuànɡ.情形qínɡxínɡ情況:事情的各種狀態、樣子。

    情形:事物呈現出來的樣子。

    【解析】

    它們都是名詞,都指事情的狀態、樣子。但“情況”所指的對象可以是具體的,也可以是抽象的,常跟“思想、經濟、家庭、身體、天氣、調查、發現、反映、複雜、緊急”等詞搭配,還指“事情變化”,有時還特指“軍事上或敵情的變化”,常與“有、沒有”搭配,適用範圍比較廣。而“情形”強調具體的情況,特別是有形可見的,通常不能跟上述“情況”所列舉的詞語搭配,適用範圍比“情況”窄得多。

    【例句】

    1.情況如果是這樣,那他是絕對不能原諒自己的。2.他決定將自己所看到的沙漠生活情形用畫筆記錄下來。

    quɑn

    權力.權利quánlì

    權力:權位,勢力,也指職責範圍內的指揮或支配力量。

    權利:人在相應的社會關係中應該得到的價值回報。

    【解析】

    “權力”權力是一個政治概念,一般是指有權支配他人的強製之力,它總是和服從聯結在一起。任何社會都是一定的權力和一定的服從的統一;而“權利”是一個法律概念,一般指了賦予人們的權力和利益,即自身擁有的維護利益之權。它表現為享有權利的公民有權作出一定的行為和要求他人作出相應的行為。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