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句】

    這台晚會將在明天晚上舉行,現在演員們正在進行最後的彩排。

    jinɡ

    景物.景致.景色

    景物jǐnɡwù:可供觀賞的景色和事物。

    景致jǐnɡzhì:風景。

    景色jǐnɡsè:風景,景致。

    【解析】

    這三個詞都是名詞,都指人們看到的景象,對象通常是山水、花木、建築物以及自然現象(如雨、雲、霧)形成的可供人觀賞的景象,在句子中常充當主語、賓語、定語等成分。但它們也有一些區別。

    “景物”側重指具體事物,可以指供觀賞的,如山石亭台、山川河流,也可以指不供觀賞的自然物,如路邊的假山、樹木等,多著眼於物體。“景致”側重指風景。景,是風景的意思;“致”是情致的意思。所以其一般指好的風景,尤其是別致的、有情趣的風景。意義範圍較小,是褒義詞。“景色”一般指有特色的風景,意義範圍更小,多著眼於色彩。

    【例句】

    想起了後山的景色,感覺山上的怪石不乏是很好的景致,便突然想用畫筆把那裏的各處景物都畫出來。

    徑直.徑自.竟自

    徑直jìnɡzhí:①直接,一直朝向。②表示直接進行某事。

    徑自jìnɡzì:自己直接行動。

    竟自jìnɡzì:居然,竟然。

    【解析】

    “徑直”修飾動詞表示動作行為不間斷;“徑自”表示某一個人或某一方麵單獨做某事,多含貶意;“竟自”,竟然,多用於表現人們對某人做事的結果感到意外。

    【例句】

    每天他徑直去教室,如此兩個月下來,他竟自學會了日語,可見他真是聰明,但他徑自行動的個性還是讓他無法招人喜歡。

    ju

    居然jūrán.竟然jìnɡrán

    居然:竟然。表示出乎意料。

    竟然:言出於意料或常情常理以外。

    【解析】

    “居然”和“竟然”都是副詞,都表示出乎意料,超出常理或常情,一般用於不好的方麵,表示“不應該這樣而這樣”;常見於書麵語。

    “居然”著重指“出乎意料、竟然”之意,語氣略重。“竟然”則主要指不容易這樣而這樣。

    【例句】

    他竟然能夠解出這麽難的奧林匹克數學題,而我居然認為他一定做不出來,我真是看走了眼。

    【奇思妙想】開錯方向的遊艇

    湯姆應該把遊艇開到紅海去,卻到了黑海,為什麽?

    答:指南針出錯了。

    錯!因為湯姆是色盲。

    具.俱jù

    具jù:①器物:餐具、茶具、道具、工具、家具、器具、農具、文具。②備有:具備、具有、別具一格、獨具慧眼。③準備,辦:具呈、具結、具名、具領、具文、敬具菲酌。④古同“俱”,都,完全:具悉。⑤量詞,用於某些器物和棺材、屍體:一具屍體、一具座鍾。

    俱jù:①全,都:俱備、俱佳、俱全、俱收並蓄、百廢俱興、聲淚俱下、聲色俱厲。②一起,在一起:俱樂部、君與俱來。

    【解析】

    “具”字是會意字,其字形原來像雙手捧鼎狀,會意為“準備飯食或酒席”,後字形逐漸發展至今。“俱”則是形聲字,表同在的意思。

    【例句】

    他是個很具有表演天賦的人,讓他表演笑的時候,周圍的人都被他的笑感染得捧腹大笑,而讓他表演哭的時候,他在一分鍾後就會聲淚俱下,周圍的人都被他的淚感動得掉淚。

    jue

    決.絕jué

    決jué:①排除阻塞,疏通水道:決汩、決江、決泄、決子軍。②堤岸被水衝開:決堤、決口、潰決。③拿定主意:決定、決斷、決計、決然、決勝、決議、猶豫不決。④一定(用在否定詞前):決不後退、堅決。⑤決出最後勝敗:決賽、決鬥、決戰。⑥死:處決、槍決。絕jué:①斷:絕跡、絕交、絕情、絕嗣、絕緣、絕種、斷絕、杜絕、空前絕後、滅絕。②窮盡:絕境、絕路、絕命、絕棋、絕望、氣絕。③極,最:絕妙、絕密、絕壁、絕無僅有。④獨特的,少有的,少有人能比得過的:絕唱、絕代、絕技、絕倫、絕色。⑤一定的,肯定的:絕對、絕非偶然、絕然、絕無可能。⑥死:悲痛欲絕。⑦舊體詩的一種體裁:絕句、五絕。

    【解析】

    “決”和“絕”兩字同音不同義,但兩詞都可用作副詞。“決”強調堅決,表示肯定,相當於“必定,一定”,如“決不反悔”。而“絕”作副詞時表示程度,相當於“最,極”,強調完全,絕對。如,絕無此事、絕非偶然、絕不相同。兩者都可與“不”字搭配應用,即“決不”“絕不”。“決”的意義是“一定”,表示意願上的堅決或確定;“絕”的意義是“絕對”,表示程度上的完全。

    “絕無此事”和“決無此事”都成立,但含義不同。“絕無此事”意為“完全沒有這種事”,是對事物的表述,“絕”表示客觀上的沒有例外;“決無此事”意為“一定沒有這種事”,是對事物的判斷,“決”表示主觀上的確定不移。在使用時應仔細分析語境,恰當選用“絕”與“決”。

    【例句】

    他決定自己親自出馬絕對會把這位世外高人請來的。

    jun

    俊.峻.竣jùn

    俊jùn:①才智出眾的人:俊才、俊傑、俊爽、俊偉、俊彥、俊造。②容貌美麗:俊朗、俊美、俊俏、俊秀、俊逸、英俊。峻jùn:①山高而陡:峻拔、峻峭、峻直、陡峻、高峻、險峻。②高大:峻德、峻節、峻宇。③嚴厲苛刻:峻刻、峻厲、嚴峻、嚴刑峻法。竣jùn:①事情完結:竣工、竣事、完竣。

    【解析】

    “俊jùn”指形容人的外貌俊朗,以及有才能;“峻jùn”形容山的高達挺拔,引申為人的素質形象的高大。另外又有苛刻的意思;“竣jùn”則指事情的完結。

    【例句】

    工程師一個英俊瀟灑的年輕人,但他對手下和自己都非常峻刻,也因此他做事很少出錯,工程都能按期完美竣工。

    K

    ke

    棵.顆kē

    棵kē:①量詞:一顆白楊、一棵樹、兩棵煙。

    顆kē:①量詞:顆粒、一顆牙、一顆種子、兩顆珠子、一顆子彈。

    【解析】

    “棵”和“顆”都做量詞,但它們用時有區別。“棵”指植物的株數。如,一棵樹。“顆”指圓形或粒狀的東西。如,三顆黃豆。

    【例句】

    他在一棵長得較健壯的樹上,摘下幾顆種子帶回家,準備明年開春把這幾個種子種到自家地裏去。

    克.刻kè

    克kè:①能夠:克勤克儉。②戰勝,攻下:攻克、克複、戰無不克。③製伏:克服、克複、克製、克己奉公、克敵製勝、以柔克剛。④嚴格限定:克日、克期、克扣、克勤克儉、克丁克卯、克己奉公、克減。⑤消化:克食。⑥重量單位:克拉、兩克。

    刻kè:①雕:刻板、刻本、刻刀、刻石、刻圖章、刻舟求劍、刻字、雕刻、鏤刻、篆刻。②計時單位,一刻等於十五分鍾:一刻鍾。③很短的時間:刻不容緩、此刻、即刻、頃刻、時刻。④形容程度極深:刻骨、刻記、刻苦、刻意、深刻。⑤狠毒:刻薄、刻毒、尖刻、苛刻。

    【解析】

    “克”主要指“攻克,解決,嚴格限定,消化,重量單位”,而“刻”則指“雕,很短時間,程度深,狠毒,計時單位”等。注意區分,不要弄混。

    【例句】

    他對自己要求非常苛刻,每天都要按時完成任務,即便當天任務非常難,也要連夜攻克,直到完成任務才下班。

    【知識講堂】不同的朋友關係之間的稱謂

    貧賤之交:賤而地位低下的時結交的朋友。

    金蘭之交:情誼契合,親如兄弟的朋友。

    刎頸之交:同生死,共患難的朋友。

    忘年之交:輩份不同,年齡相差較大的朋友。

    竹馬之交:從小一塊長大的異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難之交:在遇到磨難時結成的朋友。

    刻畫.刻劃kèhuà

    刻畫:①刻或畫。②用文字或用其他藝術手段表現(人物的形象、性格)。

    刻劃:①雕刻,刻印。②用文字等描摹表現。

    【解析】

    “刻畫”用文字或其它藝術手段表現;“刻劃”側重指一種具體的雕刻式動作。

    【例句】

    他正在刻劃書本上刻畫的這個人的形象。

    kui

    虧kuī.愧kuì

    虧kuī:①缺損:虧本、虧產、虧空、虧缺、虧損。②對不起:虧待、虧欠、虧心事。③幸而:多虧、幸虧。④表示譏諷:虧你說得出。愧kuì:①羞慚:愧悔、愧疚、愧赧、愧色、愧怍、不愧、慚愧、問心無愧、無愧、羞愧。

    【解析】

    這兩個字讀音相近,而字形、字義不同,不要用混。“虧心”不要錯寫成“愧心”,“不愧”不要誤寫成“不虧”。

    【例句】

    他不愧是巨人,雖然虧損嚴重,甚至破產,但他又經過摸爬滾打,重新在商界占有了一定之位。

    喟kuì

    喟kuì:①歎氣:喟然長歎、喟歎、感喟。

    【解析】

    “喟kuì”不要誤讀成“wèi(胃)”

    【例句】

    國家滅亡,屈原對天喟然長歎,國已亡,苟活何用,於是他毅然跳進了冰冷的汨羅江中。

    kuo

    擴.闊kuò

    擴kuò:①使範圍、規模等變大:擴編、擴大、擴建、擴音機、擴張、外擴。

    闊kuò:①空間麵積寬廣:廣闊、海闊天空、寬闊、遼闊。②距離大或時間長:闊別、闊步。③富裕:闊綽、闊佬、闊氣、擺闊。

    【解析】

    兩個字讀音相同,但字義不同。“擴”用作動詞,表示使規模或範圍增大;而“闊”則用於形容詞性,表示“寬敞的,距離大的,富裕”等。

    【例句】

    他擴建自己的院子,讓院子變得寬闊些。

    L

    lɑ

    拉lā/lǎ/lá.拖tuō

    拉lā/lǎ/lá:lā①牽,扯,拽:拉車、拉動、拉開、拉網、拉下馬、拉小提琴。②載運:拉貨、拉載。③使延長:拉長、拉伸、拉延。④排泄糞便:拉尿、拉屎。⑤聯絡:拉幫結夥、拉攏。⑥摧折:摧枯拉朽。⑦帶領轉移:把部隊拉走。⑧撫養子女:拉扯。⑨幫助:他有困難,拉他一把。/lǎ①指物件、地域被分割開的或劃分開的部分:半拉。/lá①割:拉脖子、拉口子。②閑談:拉話、拉家常。

    拖tuō:①拉:拖車、拖船、拖兒帶女、拖累。②耷拉著:拖著辮子。③延長時間:拖欠、拖延、拖債。

    【解析】

    “拖”是拉著物體使之挨著地麵或另一物體的表麵移動,一般被“拖”的物品很龐大較重。“拉”是用力使物體朝著或跟著自己移動,一般被“拉”的物品較輕。

    【例句】

    他一手拉著女兒,一手拖著一個大箱子走出候機室。

    lɑn

    瀾.斕.讕lán

    瀾lán:①大波浪:波瀾、狂瀾、巨瀾、推波助瀾。

    斕lán:①顏色駁雜,燦爛多彩:色彩斑斕。

    讕lán:①抵賴,誣陷:讕言。

    【解析】

    “瀾”因為和水有關係,正如其偏旁就是“氵”;“斕”的偏旁“文”部表花紋,紋理。進而引申斑駁,讓人眼花繚亂。所以,“斕”的意思是顏色斑駁。“讕”表示偏旁是“訁”字旁,所以,和說話有關。要注意區分這三個字,不要把它們的偏旁寫錯。

    【例句】

    雖然我站在色彩斑斕的花叢中,但心情卻死灰一般,一位有人的讕言讓我很傷心,也讓我的心憤怒得像狂瀾一樣洶湧。

    濫làn.亂luàn

    濫làn:①流水漫溢:泛濫。②不加選擇,沒有節製:濫詞、濫伐、濫殺、濫刑、濫言、濫用職權、寧缺勿濫。③浮泛不合實際:濫竽充數、陳詞濫調、寧缺毋濫。亂luàn:①沒有秩序:亂套、打亂、大亂、混亂、淩亂、騷亂、紊亂。②社會動蕩:亂邦不居、亂世、動亂、平亂、政亂。③混淆:亂倫、敗常亂俗。④任意隨便:亂吃、亂動、亂跑、亂走。⑤男女關係不正當:淫亂。⑥橫渡:亂流。⑦治理:亂臣賊子。⑧古代樂曲的最後一章或辭賦末尾總括全篇要旨的部分:亂曰。

    【解析】

    兩個字都有“沒有秩序”的意思,但它們有差別。“濫làn”指多沒有約束、沒有節製,馬虎草率地去做事情。而“亂”則側重指秩序或順序沒有條理。

    【例句】

    近些年來有些地方的人胡亂作為,占著靠山優勢,對山上樹木濫砍濫伐,結果導致許多地方出現了水土流失,給當地百姓的人身安全和地區發展帶去了隱患。

    【中華句源】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禮記.中庸》

    這句話的意思是廣泛地學習,仔細地探究,謹慎地思考,明確地辨別,最後要切實地去實行。

    對於學習很多人都感到迷茫,不知如何去學。其實學習的方法古人早就為我們做了總結:第一,要廣泛地獵取知識,培養充沛而旺盛的好奇心;第二,有所不明白的問題就要“打破沙鍋問到底”;第三,要通過自己的思想活動來仔細考察、分析問題;第四,善於分辨真偽,否則知識就會如魚目混珠,良莠不齊;第五,努力踐履所學,使所學最終有所落實,做到“知行合一”。其中最難的就是最後一點,因為隻有有明確的目標、堅定的意誌的人,才能真正做到“篤行”。

    lɑnɡ

    朗朗上口.琅琅上口

    朗朗上口:指誦讀詩文時的聲音響亮而順口。

    琅琅上口:琅琅:玉石相擊聲,比喻響亮的讀書聲。指誦讀熟練、順口。也指文辭通俗,便於口誦。

    【解析】

    這兩個詞都有“誦讀詩文聲音響亮、順口”的含義。但“朗朗上口”隻能用來形容誦讀得語流通暢、語氣連貫、鏗鏘有力,有時還伴有抑揚頓挫,而“琅琅上口”有“誦讀熟練、順口”“文辭通俗,便於口誦”之意。而“琅琅上口”除此義之外還可以用於誦讀的十分熟練,但不一定聲音響亮。“朗朗上口”必須用於有誦讀的動作時,形容誦讀的狀態,而“琅琅上口”還可用於雖沒有誦讀的動作,但一經誦讀便非常順口。

    【例句】

    1.孩子們讀書朗朗上口。

    2.這首打油詩讀起來琅琅上口。

    lɑo

    老.佬lǎo

    老lǎo:①年紀大,時間長,有經驗,陳舊的,原來的:老當益壯、老道、老地方、老調重彈、老化、老練、老馬識途、老牌子、老朋友、老手、少年老成。②對年紀大的人的尊稱:老大爺、老人家、吳老。③很:老早。④老年人:老有所為(wéi)、扶老攜幼、敬老院、尊老愛幼。⑤晚年,老化:老境、老年、抗老。⑥總是,經常:老來、老是人家幫你、老是生病。⑦與“嫩”相對:老瓜、菜炒老了、黃瓜長老了。⑧死亡:人老了。⑨幺末的:老姑娘。

    佬lǎo:①成年男子:闊佬、外國佬。

    【解析】

    這兩個字都可以指老年人,但“老”可以指男也可以指女;而“佬”僅指男子。另外,“老”指年紀較大的人;而“佬”指成年男子,年齡範圍要比“老”大。還有,“老”指屬於中性詞;而“佬”常用作貶義。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