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劉暢的想法有諸多問題,還不夠成熟,公司還是於予以了采納。

    不過,最終是否能夠得到公司資金投入,還要看他的最終想法。

    知道還有機會之後,劉暢開始針對趙詠薇在會上提到的問題,對他的構思進行一一完善。

    有了這樣一個例子在前,其他員工們的熱情也被調動了起來。

    他們沒辦法想出新的功能,但在已有功能上進行進一步的功能開發還是可以的。

    因此,接下來的一段時間裏,心朋友的用戶們就發現了,網站上的功能越來越多,也越來越方便。

    遊戲功能下麵,不再是孤零零的兩個遊戲了,還有後來的“換裝”、“賽車”、“猜歌PK”等等。

    那個時候,國內正掀起一股狂熱的選秀熱潮。

    很多人豔羨經過選秀節目成為明星的那些人,想複製他們的路。

    可惜,他們要麽錯過了一開始的報名,要麽實力上達不到成為歌手的水平。

    趙詠薇快速意識到眼下的選秀熱潮對他們公司會帶來怎樣的影響,因此才會推出如“猜歌PK”這樣的新功能。

    根據歌曲的前奏,用戶們可以任意兩兩PK,看看誰能最短時間內猜出是哪首歌,然後獲得相應的積分。

    積分可以累積,用戶可以查看自己在所在地區榜單的排名。當在地區榜單的排名足夠高的時候,他還可以查看自己在全國總榜單上的排名。

    趁著選秀的熱潮,“猜歌PK”的功能一經推出,迅速在學生和年輕白領當中贏得好評。

    最重要的是,心朋友因此吸引到了幾大唱片公司的注意。

    為了宣傳旗下歌手的音樂,他們和水穿石達成合作,給心朋友提供更多歌曲的版權。

    這個時候的華語唱片市場已經大不如前幾年,因此唱片公司們願意低下高高在上的頭顱,跟趙詠薇他們的小公司達成合作。

    畢竟,他們製作出來的音樂的目標群體,也是以學生和年輕白領為主,恰巧也是心朋友上注冊用戶的主體。

    而趙詠薇他們當然不會把唱片公司這樣的合作對象拒之門外。

    雙方很快達成了互助互惠的合作意向。

    唱片公司們如願地宣傳了自己旗下藝人的音樂,而心朋友則又趁機搶占了一部分市場份額。

    趙詠薇和梁文斌、吳東來沒有手軟,乘勝追擊。

    他們很快又推出了新的功能,“唱歌PK”。

    跟之前的“猜歌PK”,雖然隻是一字之差,但真正意義上的差別可大了。

    心朋友的所有用戶們,都可以把自己錄好的唱歌視頻發到該功能下麵。

    其他用戶可以對其進行評分、評論和轉載。

    這樣一來,唱的好的用戶和他的作品,能夠迅速傳播開來,被其他地區的用戶們聽到、評價。

    大家還可以把任意兩個用戶的作品放在一起進行對比PK。

    然後,不同的地區都會有好聽的作品出現。

    全國範圍內,甚至會拉出一個榜單。

    其實,這就是一個簡化版的選秀流程。

    不同的是,這個過程當中沒有專家的意見,到底哪個用戶唱得更好聽一些,完全由全國的用戶們自己來決定。

    不需要花一塊錢發短信去支持哪個選秀明星,隻需要動動鼠標和鍵盤,就能在電腦上做出自己的選擇。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