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綿竹墨線版印條屏也有“搖錢樹”畫麵。一對夫婦在樹下對語,樹上一童子摘取金錢,下有一童子以容器接承。樹上所綴錢均為單枚,沒有串錢。據說描繪的是清人《天緣記》傳奇所說天女張四姐下凡,與貧士崔文瑞結合,點化一“搖錢樹”的故事。畫麵錢文為“順治通寶”、“康熙通寶”、“雍正通寶”、“乾隆通寶”、“嘉慶通寶”、“道光通寶”、“鹹豐通寶”、“同治通寶”、“光緒通寶”。

    對於明清時代民間流行的“搖錢樹”畫像,有的學者已經進行了民俗文化的分析,指出這種文化象征物從具有濃鬱的神話色彩,到“顯得十分世俗化”的變化,與“商業的發達,老百姓對財富的追求”有關。研究者還進行了不同文化體係類似現象的比較研究,認為中國的“搖錢樹”與西方的聖誕樹有本質上的一致。這主要表現在,“它們均以樹為主體形象,樹上均掛有一定寓意的配飾。聖誕樹是禮物盒,而‘搖錢樹’是銅錢。它們的功用類似,在人們的潛意識裏,均寄托著人們的情感。它們情感的表達方式相同,都采用了象征手法,即用具體的事物表現某種特定意義。尤其是它們均以生命樹為主體,與太陽、永生有著密切的聯係。”當然,這裏所說的主要是近數百年來民俗信仰中的“搖錢樹”,而兩漢前後墓葬出土的“搖錢樹”則以“亡者”為對象,情形有所不同。

    民間信仰係統中的“搖錢樹”,其神話色彩在有些地方依然有所留存。例如,在吳語地區,每當五月朔日,大戶人家要在廳室貼天師符以鎮伏凶邪,小戶則多貼五色桃印彩符,而描畫“搖錢樹”之類,據說同樣能夠達到鎮凶避邪的效果。

    在許多地方,以“搖錢樹”的模擬物招搖過市,成為年節慶祝活動的傳統表演項目之一。紹興新年時,乞丐手持青綠柏枝,枝上葉間用紅線紮係銅錢,以象征“搖錢樹”,反複搖動,以乞求錢米。上海大年初一,乞丐挨門乞討,手持一根天竹,上麵以紅線懸掛銅錢,邊走邊唱:“搖錢樹,進門來,一年四季發大財,日日進財寶,年年添人丁。”台灣也流行同樣的風俗,隻是乞討者手中所持不是鬆竹枝,而是用紅線紮有銅錢的榕樹枝。這種風習,很可能與清人顧祿《清嘉錄》卷一二“十二月”條下所謂“月朔,乞兒三五人為一隊,扮灶公灶婆,各執竹枝,噪於門庭以乞錢”的情形有關。

    年節期間類似的表演形式其實非常普及。表演者的唱段中,“搖錢樹”成為引人注目的主題詞。例如貴陽地方的乞丐“沿門高唱著新年的歌頌而行乞”時,有這樣的唱詞:

    新年對新節,門神、對子兩邊貼……好的!

    左邊貼的搖錢樹,右邊貼的進寶瓶……有的!

    搖錢樹,進寶瓶,早落黃金晚落銀……有的!

    進寶瓶上一枝花,主人家養個大娃娃……好的!

    又如徐州地方的《過年吉利歌》: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