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裏鎮在以前並不叫古裏鎮,而是稱作孤立鎮。

鎮內人始終覺得孤立鎮的鎮名不好聽,不吉利,孤立鎮鎮長也覺得如此,遂改名古裏鎮。

但在那時候古裏鎮改了名後,外來人仍舊叫著以前的鎮名,起初鎮內人還執拗的糾正著外來人的叫法,但是,人口難堵,管天管地,也管不到別人說話的權利,鎮內人便由著鎮外人說去。

小伍是不起眼的一名鎮外人,外來人人群中,就屬他平常最愛碎碎念,一張嘴上沒有把門的。

小伍沒有經濟來源,也不愛為鎮民做事討口飯吃,每日偷雞摸狗,得過且過,他最喜歡的就是坐在飯館裏,蹭上一杯水,坐在椅子上,與各位食客店員說個不停,家長裏短,誰家丟了雞,誰家狗跑出門了,他門清。

小伍常常能逗的食客忍俊不禁,開懷大笑,講的故事豐富多彩,稀奇古怪,慢慢的,飯館有了些許名聲,當然,名聲是因為小伍來的。

飯館老板發覺小伍適合說評書,真的很適合,原來沒有趕小伍走,現在更不會趕他走了。

在一天,飯館老板笑眯眯的攔住喝飽吃足後準備離開的小伍,“小伍,這段時間在我這裏待著還適應吧?”

小伍雖然不務正業,但是人並不傻,“承老板的情,有事您說話。”

飯館老板沉思著,開門見山道,“小伍,我發覺你真的有講評書的天份,不如在我這飯館裏當個評書先生。

隻要你有來,包吃包住,並且有月錢。”

小伍聽的眼睛有點亮,笑著應著,“這…這…我可以麽?”

飯館老板肯定的說著,“當然了,你不僅僅有天賦,還有才華。”

遊手好閑的小伍何嚐聽過這種話語,平日裏,雖然鎮民與自己有說有笑,但是他自己內心深處能感受到,鎮民從來不正視自己,並且背地裏還在嘲笑,看來自己並不適合在古裏鎮生活,自己始終是孤獨的。

飯館老板搭上小伍的肩膀,“我得為我店裏的評書先生置辦一身行頭,走~伍先生,和我去裁縫店,人靠衣裝馬靠鞍。”

小伍看著飯館老板搖頭晃腦頭頭是道,不由得和著他一起搖頭晃腦,二人勾肩搭背,從這時開始,便有了友情。

事實證明,飯館老板不僅僅是經營中的高手,在識人方麵,準且佳。

伍先生的名聲也越來越大,飯館生意越來越好,甚至開始有著鎮外人慕名前來。

俗話說,豬長了很多肉肉都有人惦記,更何況是一家發展的紅紅火火的沒背景沒後台的飯店。

一天,飯館老板正坐在飯店頂樓,查看著賬房先生算好的呈給他的賬,仔細的審視計算流水,不曾想,一柄飛刀插著一封信從窗外急射而進,中柱,異聲與殺氣唬的飯館老板手中茶杯都沒拿穩,摔落在地,飯館老板整個人先鑽進桌子底下,慌慌張張的拉下桌布,仿佛看不到屋子內的情景就能有安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