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院緊急調動了一批機械方麵的專家,對於掃描儀器進行改裝,改造好以後的儀器可以在屏幕上顯示出不同位置的密度。

一個星期後,一批新的掃描儀器送到了水蛭星。

隨後,開始了再次掃描。

二十來分鍾以後,在之前石球存在的地表下大約300米深的地方,發現了上百個密度極高的圓形物質,這些石球聚集在一塊岩石的附近。

這應該就是之前的那些石球了,不知道什麽時候全都跑到了地下了。

王坎山讓人時刻盯著掃描儀器裏麵的石球,他又回到了探索戰艦上,向科學院要求支援挖掘機械。

由於這裏的傳送通道太小了,隻能運送零件過來組裝,等挖掘機械組裝完畢又是一個多個小時過去了,好在屏幕上的那百來個球形物質點一直沒有移動過,

隨著挖掘機械的轟鳴聲,一個一百多米直徑的大坑快速的出現在眾人的眼前。

坑洞越挖越深,眾人的精神也越發的緊張,研究小組的隊員們都緊緊的盯著屏幕上那百來個球形物質的動靜。

一百米,二百米。。。

在坑洞的深度達到二百五十米左右的時候,其中的的一個球形物質點突然移動了一下,然後開始向著左前方開始了移動,緊接著,其它的球形物質點都跟著它開始了移動。

“它們是有生命的嗎?”

“還是有人在暗中操控它們?”

“是呀,如果是有人操控的文明產物,倒還好理解。如果它們是自己移動的話,就太神奇了。”

“我覺得它們是有生命的,是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是它們感覺到了威脅,才自己離開的,趕緊向科學院匯報這裏的重大發現,讓他們增派人手過來。”

盯著屏幕的研究小隊成員紛紛發出了驚呼。

在眾人一番討論以後,讓挖掘機械停止了工作,同時向科學院匯報可能發現了一種全新的生命形式。

科學院得知研究小隊的匯報後,又安排了一支上百人的研究隊伍前往了水蛭星,另外,科學院也向人類聯合議會匯報了這一重大發現。

現在,要確定這種石球是否一種新的生命形式,就需要抓捕到石球。

人類航天的技術雖然一直在高速發展,采掘,冶煉的技術也是一天天的在提高,但卻沒有一種機械能在砂土中自由行動的。

科學院第一時間成立了一個項目研究組,研究怎麽建造能在砂土中自由行動的設備。

不過,短時間內肯定無法研究出能在砂土中自由行動的設備,那麽隻能想辦法誘捕石球了。

而人類對於這種石球生命體的特性,都是一無所知,唯一的資料就是那一塊石片,以及之前拍攝的一些石球視頻。

第二批的研究組成員在水蛭星上又折騰了一個星期,還是一無所獲,帶隊的研究組長王建寧決定撤離所有的研究人員和地麵設備,把水蛭號探索戰艦上的所有小型飛行器都安排到了水蛭星的上空,配合之前的檢測網絡,遠遠的監視水蛭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