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原本的曆史發展進程,直到冒頓崛起之前,東胡對匈奴仍是處於打擊狀態,但與現世不同,自嬴宏平定遼東郡後,東胡便開始了長期的受童二的軍事襲擾和打擊。

再加上嬴宏開了世界全圖,童二製於東胡可謂絲毫不費力,早期童二勢微,便背靠關內,以地形和工事抵禦東胡侵襲,又趁機發展。

待嬴宏征伐匈奴頭曼時,童二也順利接收到了大秦的軍備補充,為配合嬴宏對匈奴的征伐,童二甚至押下血本對東胡發動了數次近乎不顧代價的攻勢。

童二的攻勢奏效後,再等嬴宏擊匈奴二十萬,並生擒頭曼,大秦便開始了對關外遊牧民族的掃蕩,東胡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走的下坡路。

而且之後童二領命去外蒙古開墾鹽海內湖也不是和平的走著去的,那可是一路打過去的。

之後童二常駐內外蒙古,所征伐也不隻是匈奴,還包括在大興安嶺以西生存的東胡,與此同時,童十七對在大興安嶺以東生存的東胡也是強硬手段,稍有不順心便領兵征討。

再到今日,若不是大秦鬆了口,東胡還得窩在大興安嶺上和熊瞎子爭奪生存呢。

“這是好事,肅慎和濊貊兩民族與我華夏民族有很久遠的曆史聯係,東胡倒是幾百年不老實,但也差不多被咱們打服了。”嬴宏說小了,東胡何止是打服了,都快被打死了。

“雖然咱們現在還走不出關外太遠,最多也就能走到外興安嶺,但至今日,在黑龍江以南,大秦有責任和能力要將那裏完全治理並發展。”

“那裏有東北平原,土地肥沃,水源充沛,是極好的農耕產量之地,又有幾大山脈,大片的原始森林,隻要保護得當,東北之地林業經濟的發展也會很高。”

“那裏也是發展畜牧業的好地方,肅慎、濊貊都是以漁牧為主,其中濊貊又多養豬、馬,東胡則是豬、狗、羊、馬、鹿、兔等獸皆有牧養。”

“要叫他們下山,同時咱們也上山,與他們進行民族融合的關鍵便是要教會他們農耕之法,並學習和改進他們的畜牧方法。”

“民族之間通婚不用太過著急,他們有他們的民族習慣和信仰,要慢慢改變,先要使他們的生存生活方式和咱們相同,再教育他們,提高他們的文化。”

“可能需要一二十年,也或許是三五十年,等這些都做好後,咱們就可以較順利的改變他們的落後信仰和迷信思想,民族也就能更進一步的通婚融合了。”

這已經是嬴宏能想到的平順的進行民族融合最好的方法了,雖然時間會比較長,但效果會很好,民族融合的也會更為徹底。

“再說說朝鮮半島的事。”嬴宏授封童十七為東肅郡公並不代表童十七隻管轄東北的軍政事務,朝鮮半島也在童十七的管轄之內。

“箕子國的治理還是較為順利的,受您教導,又得以印證,箕子國確實是殷商帝辛叔父子胥餘所建立,其文明與我華夏民族大致相同,可以說是屬於同一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