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愛看《濤聲》的,並且以為這樣也就好。然而看近來,不談政治呀,仍談政治呀,似乎更加不大安分起來,則我的那些忠告,對於"烏鴉為記"〔5〕的刊物,恐怕也不見得有效。

    那麽,"祝"也還是"白祝",我也隻好看一張,算一張了。昔人詩曰,"喪亂死多門"〔6〕,信夫!

    八月六日。

    十一月二十五日的《濤聲》上,果然發出《休刊辭》來,開首道:"十一月二十日下午,本刊奉令繳還登記證,'民亦勞止,汔可小康'〔7〕。我們準備休息一些時了。......"這真是康有為所說似的"不幸而吾言中",豈不奇而不奇也哉。

    十二月三十一夜,補記。

    〔1〕本篇最初發表於一九三三年月十九日《濤聲》第二卷第三十一期。

    〔2〕"我愛血寫的書"參看本卷第25頁注〔5〕。

    〔3〕名列於該殺之林一九三三年一月,作者參加中國民權保障同盟,並被舉為執行委員,因此招致國民黨的忌恨。同年六月;該盟副會長楊杏佛遭暗殺,作者也被列入黑名單。

    〔4〕這裏說的民族主義文學家,指黃震遐。參看《二心集."民族主義文學"的任務和運命》。

    〔5〕"烏鴉為記"的刊物指《濤聲》。它自第一卷第二十一期起,刊頭上印有烏鴉的圖案。

    〔6〕"喪亂死多門"語見唐代杜甫《白馬》詩。

    〔7〕"民亦勞止,汔可小康"語見《詩經.大雅.民勞》。汔,庶幾,差不多。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