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著趙二明的聲音望去,李登雲就詫異的發現,在這家徒四壁的茅草屋裏居然還養著一頭膘肥體壯的黑豬,這隻豬被伺候的頗為舒坦,瞧見外人到來還哼唧了幾句,隨後繼續懶洋洋地側躺在地麵上打滾。

    與後世隨處可見的大白豬不同 60年代農民社員裏麵養的豬,大部分都是傳統的黑豬,這些黑豬瘦肉率比不上白豬,生育周期也比白豬要長,所以在後來幾十年的時間裏逐漸被白皮豬所取代。

    不過作為本土自古以來就有的品種,黑豬肉的品質是比白豬要好上不少的,光是肉質鮮美就已經秒殺白皮豬了,可惜相較於白皮豬而言,黑豬的肥肉膘子有些多,再加上出欄量比不上白皮豬,以至於原本西遊記裏麵黑不溜秋的豬剛鬣,在電視劇裏變成了白嫩的粉豬。

    “李科長你是不知道,我們寧願自己餓著肚子,也不能虧待了這公社的寶貝,每天還要想辦法弄一些大豆呢,豬這玩意兒雖說不挑食,但是光吃豬草的話長不上膘,必須時不時的弄一些有營養的,可現在這年代人都吃不飽飯,更別提豬吃的飯了。”

    趙二明說著這頭豬便滔滔不絕起來,眼睛裏滿是閃爍的亮光,顯然對於自己家把這頭黑豬伺候的膘肥體壯,油光發亮,深為驕傲。

    哪怕是伺候一年養的豬,過年了也不見得自己能分到一點肉,但隻要這頭豬用到了實處,產出的豬肉供給了城市的工人同誌們,趙二明就覺得心裏格外滿足。

    養豬不能養母豬,養雞鴨不能超過三個,農村雖然比城裏麵寬鬆一點,但是想要獨自飼養禽類也是頗為困難的,不說別的,哪怕是多養幾隻母雞,下點蛋給孩子長身體吃,也是較為困難的存在。

    “咦,當家的,你不是陪金伯父到公社招待所去伺候城裏來的幹部們吃飯嗎,怎麽這麽快就回來了,該不會又在幹部麵前講些不該講的話吧,你那個嘴呀什麽時候能夠嚴絲合縫點,非要顯得自己格格不入是吧。”

    李登雲剛要開口說話,就看見後屋昏暗的房間裏突然傳來一道數落的聲音,嗔怒中帶了許多抱怨,緊接著就見一個圍著頭巾40來歲的中年婦女,略帶怒容的走出後門。

    然而等發現趙二明是陪同的李登雲,到家裏進行考察的時候,這位前一刻還凶巴巴的婦女,瞬間身體一僵,肉眼可見的開始局促不安起來。

    她在金水灣生活了這麽幾十年,平常見過最大的職位就是金水灣的書記金耀武,而且嚴格意義上來說,金耀武還是自己的叔伯長輩,像城裏麵來的大科長,那在趙孫氏眼裏可是了不得的存在。

    “李科長,你見諒,這是我媳婦兒不知道,是李科長來家裏麵做客,所以說起話來,嘴上沒個把門的,女人家頭發長見識短的,平常我在家裏都是說一不二,我媳婦兒一個怨言都沒有。”

    當著李登雲的麵被趙孫氏給數落了一頓,趙二明顯然是有些尷尬,但還是盡最大能力的在外人麵前彰顯自己的男子氣魄。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