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小霞不理李立國,盤算著等回屋再收拾他,笑著把僅剩的那隻鴨腿夾給了趙冬梅。

    “媽,我最近身子不舒服,這鴨腿太膩還是你吃吧,之前我不知道你喜歡吃烤鴨,以後你再想吃,我讓立國下班到王府井買。”

    趙冬梅瞧見李登雲,李立軍往這邊瞅,心裏想著孩子長大了,心眼兒多了,嘴裏應和著:“你肚子裏還有張嘴呢,咋能跟小家夥搶食,立國的錢也別動,等孩子生下來花錢的地方多著呢。”

    李戰不滿地咳嗽了聲,趙冬梅愣一下趕忙補充道:“你們三兄弟誰的錢都別亂用,我跟你爸還硬朗著呢,每月錢夠花。”

    爸媽錢夠不夠花,李登雲是不知道的,但是大哥李立國那絕對是夠花。

    自打從火柴廠領頭一份工資起,李立國的錢都是自己攢著,每天吃穿用度都是從家裏拿,買點零嘴也是自己偷摸吃。

    每月雖說拿32斤糧票出來,但李立國那次吃的不是超出份額?

    甚至連這次買縫紉機的錢,都是李戰夫妻倆出的,當時李立國還厚著臉皮寫信到部隊找李登雲要份子錢,結果被原主臭罵一頓 。

    “夠花就好,省得被人惦念一分沒落下。”

    夾了筷豬腸,李登雲懶得看李立國一眼,隻想扒拉幾口飯後早點去組隻部弄工作的事。

    作為家裏老二,李家大大小小所有的東西基本都跟他沒關係,包括養老的事。

    李戰,趙冬梅退休後,養老靠的人也是李立國夫妻倆,至於他跟李立軍,結婚後遲早分家搬出去。

    這便是老一輩的思想觀念和傳統,誰拿家產誰養老。

    李登雲是懶得摻和家裏這堆事的,至於家產更是沒爭的意思,不說自己現在前途光明,光憑治愈遊戲和先知先覺的優勢,後半輩子都暢通無主。

    隻有庸人才惦記著那一畝三分地的家產,而李登雲現在腦海裏想著的都是鳳凰山,那可是座金山呀。

    一陣沉默的吃飯時間過後……

    李戰擦了擦嘴,披上衣服起身:“下午我陪廠長跑公社出趟差,估計要幾天時間,有什麽東西要順帶捎下沒。”

    所謂的捎帶東西,其實就是用火柴拿著到農村換東西。

    農村因為還能多養些雞鴨牲畜,所以一些農產品還是能拿得出來的,不像城裏,養的雞鴨超過兩隻便是個麻煩,再加上農村對輕工業品的需求也大。

    李立國毫不客氣:“爸,小,小霞前些天還吵著要吃雞蛋,哎,你掐我幹啥呀,我,我想吃,我想吃還不行嗎,這麽長時間沒吃雞蛋,我連雞蛋是圓的方的都忘了……”

    許小霞看著自己丈夫恨的牙癢癢,但又不好發作,之後加大勁掐朱立國的腰,隻把他疼得哎喲直叫喚。

    “其他人呢?”

    李戰早就見怪不怪,自動忽視。

    “爸,要是方便的話,帶條有經驗的土狗,最好是有捕獵經驗的。”

    想了一下確實缺個幫手,李登雲隨口說道。

    “土狗?又想著往山裏跑……”

    李戰歎口氣,話到嘴邊沒提上來,內心不停告誡自己要忍住,把目光看向了三兒子。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