刮痧板由水牛角製成,形狀為長方形,邊緣鈍圓。刮痧療法的刮摩方式有平刮、豎刮和角刮。所謂平刮,就是用刮痧板的平邊著力於施刮部位上,按著一定的方向進行較大麵積的平行刮摩。豎刮也是用刮痧板的平邊著力於施刮的部位上進行較大麵積的刮摩,所不同的是方向為豎直上下。角刮是用刮痧板的邊、角著力於施刮處進行較小麵積的刮摩,如鼻溝處、神闕、聽宮、聽會、肘窩處等。

刮痧療法的介質常用的有水劑:常用涼開水,如有發熱也可用溫開水。油劑:常用芝麻油、菜籽油及豆油。刮痧活血劑:用天然植物提煉濃縮而成,可以活血化瘀,且無毒副作用。另外,還應配備一些消毒用具、消毒棉球及醫用乙醇。

刮痧常用部位:背部:患者俯臥,從第七頸椎水平開始,沿督脈和膀胱經第一側線、第二側線由上向下刮至第五腰椎水平處,再從第一胸椎沿肋間向外斜刮。頸部:患者坐位,取喉頭兩側及頸椎兩側由上而下、由內向外刮治。胸部:病人取坐位或仰臥位,取第二三四肋間,由胸骨向兩肋斜刮(不要刮乳房)。胸窩部:在肘窩及肘窩部上下10cm處由內向外刮治。頭部:取眉心、太陽穴進行局部刮治。

使用刮痧療法,除了讓皮膚上發紅充血,出現斑痧點外,還應注意在刮摩過程中“得氣”,當在刮摩過程中產生酸、脹、麻、重、沉等感覺反應,這種感覺和反應呈放射性、擴散性,說明刮摩後產生了應有的治療效應,療效較好,反之則無用。能否“得氣”是由刮摩方法、次數、時間長短、次數多少等因素決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