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鏢局在無鏢可走的時候,如何增加額外營生呢?就靠走信,鏢局可在每個童記的站點布置安排三四個人輪班,這幾個人就是在固定時間若童記不走貨時,他們單獨走信的。每家鏢局都有自己熟悉的路段,屆時哪怕隻有兩人過山寨,也不怕遭劫,這才是我需要鏢局合作的重要原因。”

    原來如此,看來阿嬌已將鏢局的運作模式都摸清楚,這是個雙贏的合作,何正業暗暗點頭,這筆買賣小侄女是做足準備了的。

    “如果真按你所說每家童記都配備走信的鏢人,那同興鏢局一家可吃不下這筆買賣。”何正業如是道。

    現在的同興鏢局滿打滿算不到三百人,其中四分之一都是幹雜事的不參與走商,真正熟悉路線且經驗豐富者,不過百數。

    而童記這個布局,要的可不止這點點人。

    董嬌點頭,“正是,所以我不僅找了二叔來做這筆買賣,還聯係了長盛鏢局,前期你們兩家共同行事。但長盛鏢局始終是外人,如果把郵局一行徹底交在他們手上我不放心,所以我想請二叔把此事擔起來主領,以後擴增人手和選址辟路都由咱們自家說了算。”

    何正業微微頷首琢磨著,這買賣是好買賣,但若同興鏢局不是全員遷來京都,就沒辦法主領這事兒,可鏢局裏很多人都是新州土生土長的,家中老小都在新州,他們如何舍得背井離鄉?

    就算是他自己,何家的根在新州,真要舉家搬遷,別說大哥,就是他也倍感不舍。

    “阿嬌,二叔與你說實話,你這生意版圖太大,若真要做起來,恐怕最少得配備一千人以上的規模才能正常運作。何家不是不願來助你,而是同興鏢局裏的很多人未必舍得離開家鄉,哪怕是你大伯恐怕都不能點頭,若我們都走了,何家的祖墳何人照管,那是何家的根。”

    聽完此話,董嬌突然反應過來她先前把此事想得太過輕鬆,於她一個現代人而言,遷徙並不是什麽大事,平時換個工作可能都要去外地待上幾年,搬家有什麽大不了。

    但對古人來說,落葉要歸根,他們對祖業根基看得無比重要,真想讓何家跟同興鏢局全數遷來上京,完全不可能。

    不過,她需要的隻是何家牽頭做這件事,而非何家全員參與此事,隻要掌權的是自己人,下麵怎麽分配都無所謂。

    想通後,董嬌立即換了方案,“二叔誤會了,我讓何家牽頭主領此事是希望你或者大伯能替我管好各家鏢局的領頭人,至於下麵那些鏢師不需何家人親力親為。況且以後童記還要往東擴張,屆時何家也要兼顧那邊的生意,所以同興鏢局的根基不能動。”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