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第三次洪峰今天到了漢武,再過三天就會到濱江。

    從省防指的汛情通報上看,這一次洪峰比前兩次更凶猛。

    盡管對濱江的長江堤防有信心,陸書記依然趕到設在水利局的市防指聽取匯報,指導全市各區縣和各單位迎戰即將到來的洪峰。

    現在抗洪是頭等大事,幾位副市長都要負責一個區縣。

    秦副市長負責崇港區,匯報完開發區的防汛工作。按市委辦公廳製定的日程,下樓乘車陪同陸書記實地檢查。

    第一站是崇港區。

    崇港區是濱江的主城區,主城區的防汛工作必須搞好。

    結果車隊來到港務局附近,就看到一支拉滿橫幅、插滿紅旗的車隊,敲鑼打鼓的從港務局出來,直奔水上公安分局方向而去。

    陸書記覺得很奇怪,下意識問:“怎麽回事?”

    “我打電話問問。”坐在副駕駛上的肖秘書連忙掏出手機。

    “小肖,別打電話了,我知道。”

    秦副市長看著窗外擦肩而過的車隊,微笑著解釋道:“陵海預備役營不隻是榮立了集體一等功,鹹魚等二十多個預任官兵也被廣洲軍區、105軍和404師分別記一等功、二等功和三等功。

    消息傳到了陵海,陵海的那幾位自然不會錯過這個機會。葉永光和人大主任楊昌餘親自出馬,來市區給海關、港監局、邊檢站、水上分局、長航分局和農業局漁政站等有幹部職工立功受獎的單位送喜報。

    開發區有好幾個‘老板軍官’都去北湖抗洪了,也大多立了功。錢誌永更過分,今天一早就敲鑼打鼓去開發區送喜報。說是送喜報,其實是去挖羅紅新的牆角,氣得羅紅新給我打電話告狀。”

    陵海預備役營榮立集體一等功,鹹魚等預任官兵立功受獎,陸書記昨晚就知道了,但萬萬沒想到陵海會大張旗鼓送喜報。

    “他們怎麽不去市委市政府敲鑼打鼓!”

    “市直機關又沒人服預備役,更沒人去北湖抗洪。不然他們真可能會去,到時候你和王市長都要熱情接待呢。”

    葉永光和錢誌永現在代表的是地方黨委政府!

    仔細想想,市直機關真要是有幹部職工在北湖抗洪,並且立功受獎了,他們敲鑼打鼓去市委市政府送喜報,自己和王市長作為立功受獎官兵的本單位負責人,真要像秦副市長所說的那樣熱情接待。

    陸書記被搞得啼笑皆非,笑罵道:“整天不幹正事,就知道嘩眾取寵,就知道窩裏鬥!”

    “榮立的是集體一等功,在全江南省的預備役部隊中應該是第一個,放眼全國估計都沒幾個。”

    秦副市長笑了笑,想想又感歎道:“而且這個集體一等功是廣洲軍區記的!別的不說,就說思崗的角斜紅旗民兵團,幾十年前被楠京軍區記了個三等功,直到今天還在宣傳呢。”

    能獲得這樣的榮譽確實不容易,也確實了不起。

    陸書記一樣高興,但想到陵海的那幾位跟示威似的跑到市區來敲鑼打鼓,禁不住笑罵道:“前段時間我們太保守,總是擔心這個顧慮那個的,結果大意失荊州,讓他們鑽了空子。”

    “陸書記,陵海的成績一樣是我們濱江的成績,我們倒沒什麽損失。最憋屈的應該是開發區,出人出力又出錢,出了成績卻沒開發區的事。”

    “這跟合夥做買賣差不多,要做就做大股東,絕不能做小股東,不然沒話語權。”

    “不隻是沒話語權,甚至連知情權都沒有。”

    “什麽知情權?”陸書記好奇地問。

    秦副市長很同情羅紅新,微笑著解釋道:“陵海像隻鐵公雞,不想分成績給他。他氣不過想找回點成績,打算親自跑一趟,去北湖慰問開發區的官兵。可北湖那麽大,荊江幾百公裏長,他不知道鹹魚在哪兒,想去慰問都找不著地方。”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