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況下,試航要兩三天。

    001的各項試驗和試航要在一天內完成,工作很多、任務很重,董科長等人一吃完午飯就回到白龍港客運碼頭做拖力測試。

    徐三野幫不上忙,在飯店包廂聊了一個多小時,直到把韋局和餘科長送走,才跟張均彥一起趕到碼頭。

    二人本來以為拖力測試做差不多了, 結果001還在轟隆隆的冒著黑煙一會兒拖一會鬆,再往前拖,然後再鬆。

    燒的全是油!

    徐三野真有點心疼,測試區域又很危險,不能往前靠,他隻能遠遠地看著。

    一直等到下午兩點半, 碼頭的總調度通知再過二十分鍾有渡輪靠港,拖力測試總算宣告結束。

    韓渝慢慢倒車,在碼頭安全區域守候的朱寶根趕緊跑上去解纜, 梁小餘站在001船尾開動機器收纜繩。

    一個船檢人員忙著拆載荷表,一個船檢人員捧著文件夾在計算什麽。

    等001靠到碼頭,徐三野跳上甲板,爬到二層駕駛室問:“鹹魚,你們拖了多少次,怎麽測試到這會兒。”

    韓向檸有點怕這個看上去很凶的所長,急忙擠出駕駛室。

    韓渝目送走學姐,解釋道:“拖了五六十次,主要是拖力試驗會受拖纜長度、水深、水流、風速和船的縱傾影響, 儀器也有誤差,所以要多拖幾次, 取平均值。”

    徐三野沒想到這麽麻煩,追問道:“現在測出來了嗎?”

    “等計算結果。”

    “那個表上難道不顯示,還要計算?”

    “數據要修正,而且要測可持續拖力和最大淨拖力, 也就是瞬時最大拖力或者說是拖力峰值, 不是稱斤兩那麽簡單。”

    以前不搞這些試驗, 船不一樣在江上跑麽。

    徐三野暗暗嘀咕了一句, 俯瞰著正在碼頭上計算數據的董科長等人,問道:“大概多少知道吧。”

    “這個知道,最大拖力大概在三千公斤左右,可持續拖力在兩千八百公斤左右。”

    “我們有兩台一百馬力的主機,整個一油老虎,怎麽隻能拖不到三噸!”

    “徐所,這隻是拖力,並不是指在江上能拖滿載之後多少噸的船,因為船在江上是有浮力的。”

    這直接涉及到將來能救援拖帶的船隻噸位上限,徐三野緊盯著他問:“那001能拖多少噸的船?”

    韓渝盤算了一下,扶著舵笑道:“這一樣要考慮風向、風速、水流、航道情況和被拖帶船隻的船型。在無風無浪的情況下,上水大概能拖一千兩百噸,下水大概能拖一千八百噸。”

    江上航行的駁船,也就一百噸左右。

    能拖一千多噸,意味著001能拖帶十條滿載的駁船。

    而陵海這邊的北支航道幾千上萬頓的貨輪不是極少而是沒有,主要是一兩百噸的機船、八十噸以下的水泥船和由一百噸左右的鐵駁船編組的船隊。

    想到那些船真要是遇上險情,001完全能應對, 徐三野不禁笑道:“夠了,這拖力對我們來說足夠了。”

    韓渝對試驗結果也很滿意, 好奇地問:“徐所, 肖幹事呢。”

    “走了,坐老韋車走的。”

    “哦。”

    “下一個節目是什麽?”

    “試航。”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