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既然是報廢的發動機,用楊凡自己土法煉製的煤油也沒問題,隻要能噴火就行。又不上天,不怕燃燒值不足。

    這東西一旦打開,颶風一樣的動力,會把鐵道前方的雪全部吹走,直接露出地麵和鐵軌來。非常的高效和好用。火車一直開就好。前麵有雪,就啟動渦噴發動機。

    機場也是這樣清雪的,清雪車開過去一遍,跑道上就幹淨的和臉一樣。

    東北想要開發出來,必須要移民。而移民必須能生存。這就需要有適合這裏種植的莊稼了。楊凡已經把現代東北的所有能種植的農作物和蔬菜整理了一遍。

    水稻、小麥、玉米、大豆、馬鈴薯全都能種,主食就解決了。經濟作物還有甜菜、亞麻等。蔬菜有幾十種。能夠養殖的家禽家畜也很多,牛馬驢,雞鴨鵝,狗豬羊……等。

    隻要把人移民來了,在給與初期的扶持,東北真是一塊好養活人的好地方。

    東北後世早已培育出了,適合當地無霜期短和積溫不足的各種種子。尤其是玉米,即使在黑龍江北側,外興安嶺的南側也可以種植。土豆和甜菜也是可以在大部分區域種植的。

    甜菜用來做白糖,現在糖可是好東西,價值非常高。

    至於到了嚴冬,既然棉布和棉花不缺,這些關內來的農民就完全可以裝備上大棉襖和大棉褲。配上狗皮帽子、氈靴。零下五十度也凍不死他們。

    反正楊凡的村鎮都準備城堡化,有條件用夯土包磚,沒條件就修土圍子,或者幹脆上木城牆也行。牆內都是組合式的兩三層的木屋。隻要用水泥硬化一小塊地麵就可以在上麵組裝。

    這些城寨既可以防備野人的攻擊,也可以防止野獸的侵害。

    對於安全問題,就隻能讓他們組織民兵了。基層村鎮的行政機構,直接選舉。民兵隊長由海參崴總督府任命。

    楊凡還打算把燧發槍淘汰後,賣給這些村鎮,讓他們組成保安隊。自治自防,把土地牢牢的給占據住。

    現在後膛裝彈的,帶膛線的新式金屬子彈的步槍已經快成熟了。兩三年內就會有燧發槍槍退役一大批。

    使用金屬子彈的近代步槍,目前就是五發的彈倉還沒有成熟,總是卡彈。其他的技術問題都解決的差不多了。

    新槍是仿製的德國委員會1888式步槍。這個步槍的中國名字,大家都很熟悉,那就是老套筒。

    唯一和老套筒不同的是,子彈仍然使用黑火藥做發射藥。因為,楊凡這裏火棉膠片兒,還在試驗之中。德國委員會1888式步槍是使用無煙發射藥的子彈的。

    這槍雖然性能不咋地,可是也支持華夏打完了抗戰。用這支老槍打贏野獸和野人,問題也不大。用來做軍隊的製式裝備也完全勝任。

    .\/75359479\/771213132.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