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拍拍手,一隊東瀛的藩主府邸裏的侍女,端著吃食,魚貫而入。

    楊凡介紹道:“高端的宴會,很有儀式感的,分成九進。”

    一隊侍女首先端上來的是餐具。因為東瀛的城堡裏都是席地而坐。地上鋪著實木地板,幾百年的時間裏,擦得光可鑒人。

    這些餐具就放在地板上,大家盤膝坐著,圍著進餐。

    第一進,在稱為高壞的餐台上,放置箸台(筷托)、箸(筷子)、匙三種餐具以及醤、酒、酢、塩四種調味料(四種),謂之一進。

    第二進:高盛飯。用碗裝得滿滿的玄米飯被稱為高盛飯,乃是宴會表示好客之道的禮儀。古墳時代以降采用含水量較少較硬的蒸米飯,而到了平安後期則采用類似現代烹飯的方式所煮的「ひめ飯」。到了江戶時代主食依然是這種傳統。

    第三進:主菜。九種主要的菜肴。

    中央的兩個碗是放的冷熱兩種湯:

    右側蚫熱汁,以鮑魚熬製的熱湯。

    左側冷汁,是用鯉魚肉上盤後,拌上鹽和湯,並加入山藥和芥末作成的冷湯。

    上半部分五個碟子菜品包括五種魚膾:中間的鯉魚膾,右邊放著鯛魚膾鱸魚膾,左邊放著湯(汁鱠)。膾(なます)是將魚和鳥類直接切成細條,用醋拌製而成的。汁鱠是將煮好的魚盛出來的熱湯。

    下半部分的三個碟子:

    蒲鉾是將魚肉泥塗在竹簽或樹枝上烤製而成的。

    鯛平焼:烤鯛魚。

    零餘子燒:將帶皮的鯉魚切成6毫米厚,然後切成15毫米左右的方形用扡子紮起來,蘸上摺醬迅速烤(撒上鹽,澆上酒烤)。

    這個主菜上來,就能看出魚類是重點的菜色,尤其鯛魚是最高級的食材,其次是鯉魚和鱸魚。

    直到明治時代以前宴會的魚類菜色,選用魚肉白色為最佳,而黃色的鮭魚和鰹魚以及紅色的鮪魚被稱為“色物”。

    這些有顏色的魚肉,不是高級宴會上,貴族們喜愛的主菜。這和明治維新以後,直到今天,在東瀛金槍魚和鮭魚成為高級食材的情況大不一樣。

    小娘皮迫不及待的開始嚐試,東瀛的飯菜好不好吃先拋開不談,色香味之中,確實是做的比較好看的。

    她小口吃一點點,嚐一下味道,要是不好吃就會吐掉。

    “嗯,味道還行,我能接受。”夫人給大家先嚐了後,大家也都拿起筷子品嚐了起來。東西不多,一人夾不了幾筷子就沒了。

    這時候,又有侍女端著主食進來了。

    第四進:幹物菜色配高盛飯

    焼蛸:也就是章魚燒,把章魚放在石頭上烤熟。然後曬幹製成的幹物。

    章魚是從平安時期流傳下來的重要食材,一直被日本人所喜愛,《太閣記》中有羽柴秀吉進獻給織田信長三千本章魚的記錄。

    楚割:把魚(特別是鮭魚)切成細絲曬幹,一般是切成薄片吃。在《吾妻鏡》中,有源賴朝收到家臣獻上的楚割後大為高興的記載。

    蒸鮑:將生鮑魚蒸熟後幹燥,切成片吃。

    是幹鳥雉的幹貨。平安時代以後說到鳥,大多指雉雞。

    在平安以後,公卿對鳥類食用逐漸減少。但武家子弟仍然會食用。鷹狩行獵獲取的鳥類,並視為保持武家子弟武藝之道的重要傳統。

    分壞(わけつき)是把飯分開裝盤的容器。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