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不知道,在京營回來前,陛下就去了聖旨。當時就把定遠伯提督京營戎政的差事卸了,是張副帥接替定遠伯帶著大軍回來的。如今,大軍得勝回朝,所有人都沒得好,大營都給宣武軍霸占了。張副帥大鬧一場,如今也撤職回家讀書了。”

    “定遠伯是大明二百年都沒有出現過的好官,好將軍。我們立的功勞一絲一毫都不差,當時就給賞賜,一個銅錢都不會差你的。他說的話,一口唾沫一個釘,半個字都沒有食言過。從來沒有騙過我們當兵的。所以,戰場上人人效死,拚命的斬殺敵人。”

    “他生活簡樸,當兵的吃什麽,他也吃什麽。經常和張副帥坐在我們當兵的中間,和我們一起吃飯,還跟我們聊天,拉家常。他是勳貴,正二品的武官,還是錦衣衛的二把手,但一點架子都沒有。就因為他經常下小旗和士兵吃飯。沒有人敢欺上瞞下。讓定遠伯知道了,當時就砍了他腦袋,掛在旗杆上。”

    “你們知道嗎,從京營開拔開始,軍餉和糧餉,就一直都斷斷續續的,朝廷裏有人不希望我們打勝仗,不希望京營強大。是定遠伯自己填補了窟窿。讓興禾超市一直負責供應軍需,然後找皇帝和戶部報賬。”

    “這些錢,到現在也沒有下來。我的軍餉不是給我的,他們發給了我頂替的那個人。我帶回來的銀子,是定遠伯把繳獲的蒙古人的牛羊馬匹拍賣了出去,不僅給原來的京營士兵補上曆年欠餉。還給我們發高額的軍餉。有斬獲當天兌現,一個首級五十兩銀子。或者升一級官給二十兩銀子。”

    “定遠伯接了聖旨,在和張副帥移交公務之前,把剩餘的銀子都給大家分了。我帶回來的銀子就是這麽來的。那天,大帥和大夥兒,最後一次在校場上席地而坐,吃了最後一頓飯。”

    趙永棠的眼圈有些紅了,他哽咽著說道:“大家都知道,吃完這頓飯,定遠伯就不帶我們了。我們也要班師回朝了。大家對未來都很迷茫,好多人問大帥,我們將來怎麽辦。”

    “大帥當時,跟大家說了一番掏心窩子的話。他說人來這世上一回。起點都是娘胎,終點都是一抔黃土。所有人都一樣。這兩頭中間就是人生。在當今的大明,這個狗日的世道,錢就是通行證。如果你有錢,大明絕多數的規矩都是可以變通的。如果你有權力,大明的規矩就可以是為你服務的。如果你們既沒有錢,也沒有權力,那大明的規矩就是為了你們量身定做的。這也是,我為什麽讓所有跟著我西征的人,都能帶著銀子回家。”

    “他告誡我們,財不可露白,回去也不要去買房置地。你們沒有保護自己財產的能力。這次很多人之所以能靠玩命,立了軍功當了官。那是因為他能維護最低程度的公平。換一個提督,你們的功勞可能不但不能帶來升遷和銀子,反而帶來災禍。你們回去後,也要自己考慮清楚,適不適合在官場,在京營混下去。如果不適合,也早做打算。至少你們手裏有銀子,能有很多選擇。”

    .\/75359479\/778017943.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