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人,經常被抓進昭獄,但都能很快出來。昭獄跟他家一樣,想來就來,想走就走。

    到底汪文言為熊廷弼奔走,行賄魏督公。是熊廷弼自己的意思,還是他根本不知道此事,完全是被人給害了。現在已經搞不清楚了。

    但是,此事後,熊廷弼在監獄裏痛呼,我被老孫所算。

    總之,東林背景的汪文言跑到魏督公那裏去,先許諾四萬兩金子,然後爽約這件事,直接把正在運作脫罪的熊廷弼弄成了立刻處決。

    這件事,做的即肮髒又高明,最後還把汙水潑到了九千歲身上。

    熊廷弼的下場,驚醒了很多人。

    遼東那些人沒有一個是傻子。不管是祖大壽,還是吳三桂都懂了。

    這位衝冠一怒為紅顏的情種兒,雖然肌肉發達,可是一點都不缺腦子。

    他本是一位少年英雄。他父親吳襄被八旗騎兵四萬人圍困。情勢危在旦夕,他帶著二十個家丁衝入敵陣,奮勇拚殺,把他老爹救了出來。

    他一戰名動天下。那年他才十六歲。

    每個男人年輕時,都有一個英雄夢。

    當年13歲的吳三桂,看著熊廷弼傳首九邊。小小的心靈裏不知道起了怎樣的波瀾。他少年時崇拜的英雄,竟然落得這個下場。

    從檀道濟的自壞汝萬裏長城,到嶽飛的風波亭。以前隻是讀書看到的故事,而今天,他親眼看到了大明的翻版。

    那天他舅舅祖大壽,拉著他的手,指著那顆頭顱告訴他。

    這是東林對不合作者的警告。

    這世上很多時候,最大的道理,就是生存。

    袁崇煥此時也在遼東,看著城門上的木籠裏那顆目眥欲裂的首級。他悲憤的寫下了《哭熊經略二首》詩。

    “記得相逢一笑迎,親承指授夜談兵。才兼文武無餘子,功到雄奇即罪名。慷慨裂眥須欲動,模糊熱血麵如生。背人痛極為私祭,灑淚深宵哭失聲。”

    “太息弓藏狗又烹,狐悲兔死最關情。家貧罄盡身難贖,賄賂公行殺有名。脫幘憤深檀道濟,爰書冤及魏元成。備遭慘毒緣何事?想為登壇善將兵。

    他最後一句話,說出了真相。他老師之所以不放過熊廷弼,就是因為他太善於用兵了。他擋了人家的財路。人家已經形成了共識,遼東要以修牆為主。

    吳三桂是真想明白了,神馬大明,神馬大清,都踏馬的是用來給自己謀取好處的。不管哪個朝廷都是不值得忠心賣命的。

    他從這時起,成了一個純粹為自己活著的人。

    隻要對自己有好處,不論做什麽,一點心理負擔沒有。這個狗日的世道,既然當英雄、當忠臣就是這個下場。他還不如為自己活著。

    小小年紀就有如此見識,一個罪人就此誕生。

    他誰都賣,什麽大明大清的,隻有利益足夠。

    他這一輩子,平生功業無他事、先負朱明後負清。

    從此他開啟了戰場跑路,專門坑隊友模式。每戰稍有不利必跑。

    看著別人那些拚死作戰的,不是戰死了,就是下獄了,被奸臣害了,被朝廷砍了。他一路逃跑,反而步步高升。

    終於他把所有忠臣良將都熬死了。他成了最大的軍頭兒,28歲就做了山海關總兵,擁兵十萬。

    朝廷一年花掉五百萬兩,養的關寧軍五萬鐵騎,成了他和滿清討價還價的資本。他到最後,把自己活成了老賊。

    在康熙朝造反時,一輩子吃了、喝了、玩了,這回連皇帝也當了。

    他是對得起自己了。可他對不起的是天下億兆百姓。

    .\/75359479\/781308039.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