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的聖旨這一次來的非常快,因為宣旨意的太監團兒,是搭乘火車來的。

    他們在中午吃過飯,就出了紫禁城。在西長安門匯合了護送的錦衣衛,乘馬車去了積水潭。先在積水潭坐上迷你小火車,半個小時後,就到了長辛店車站。

    楊凡之前有過承諾,朝廷因為公務的需要,可以優先使用火車。

    所以一個小時後,下午兩點的那趟火車,臨時加掛了一節臥鋪車廂。之所以給他們專用車廂,主要是安全考慮。其他車廂不能進入他們的車廂。便於保證欽差的安全。

    太監團兒除了五名司禮監太監外,還有兩個小旗的錦衣衛,負責保護他們的安全。這一次司禮監來的是隨堂太監杜勳。錦衣衛來的人指揮僉事張道浚。

    張道浚是張鳳儀的哥哥。

    因為他父親在遼東殉國,所以,按照明朝的傳統,忠臣孝子都是提拔作為預備官員的來源。他被特招進了錦衣衛。此時,他是錦衣衛指揮僉事,地位比楊凡的錦衣衛指揮同知低一級。

    他和張鳳儀都是霍氏生的,是親兄妹。不過張道浚和張鳳儀,完全是兩種人。

    張家人忠君愛國,不論是對抗建奴,還是鎮壓流寇,都十分盡心盡力。陣亡的家族成員非常多。

    但是,張道浚為人比較熱衷於官場,個人操守和風評物議並不是很好。

    因為它是天啟朝上來的,他和閹黨的禦史楊維垣等人交好。他是通過楊維垣來和閹黨暗通曲款的。做的比較隱秘。

    張道浚善於逢迎,為人也比較圓滑,在天啟朝混的非常不錯。

    但崇禎元年楊維垣先是升任太常寺卿,但隨後在崇禎整治閹黨的風潮裏被貶到淮安府任職。

    楊維垣隻是閹黨小蝦米,他沒有遭到嚴重的清算,隻是貶官了事。因此也沒有牽連到張道浚。

    而張道浚沒有遭到牽連,也和他的靠山有關。

    這個人就是吏部尚書王永光。

    王永光是老臣,萬曆二十年進士。在萬曆朝,爭國本的時候,他和東林站在一起。

    他發跡很早,曆任太常寺少卿、浙江巡撫、南京大理寺卿。泰昌朝升遷工部右侍郎負責給萬曆修定陵。完工後,升工部尚書。

    天啟二年又任刑部尚書,後任戶部尚書。又被調到南京管都察院。

    天啟三年,王永光在“南察”中,與東林黨人王允成發生衝突,受到福建道禦史李應升的彈劾。當時,東林勢力正如日中天,同年底,王永光迫於壓力,稱病辭職。

    天啟四年,東林黨在和魏忠賢的鬥爭中倒台,幾乎完全被趕出朝堂。

    因為王永光和東林黨有仇怨,所以被閹黨看好。

    王永光得到閹黨魏廣微、崔呈秀的提攜於天啟五年三月被起用為南京兵部尚書。十月,北京的兵部尚書高第出任遼東經略,王永光被點用為兵部尚書。

    這也是,他和閹黨有牽連的原因。他確實是閹黨提拔進天啟朝中樞的。

    但是,他也不能說是閹黨成員。後來他利用王恭廠大爆炸事件,試圖勸說天啟皇帝對樹倒猢猻散的東林黨網開一麵,沒有獲得皇帝的批準。

    天啟六年三月,王永光請求熹宗加封魏忠賢之侄魏良卿,將魏忠賢比作晚唐賢宦張承業和嚴遵美。另一方麵,他反對按照魏忠賢的意思派遣鎮守太監,但未能阻止。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