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凡和林月如、小娘皮討論造成當前狀況的天災人禍時,船終於進了薊運河。到了遵化的地界。

    楊凡這段時間在草原,走的時候還沒有秋收。

    現在秋收完了,農民交完了稅就開始逃荒。因為他們已經一無所有。

    遍地的災民,薊運河兩岸,都是衣衫襤褸的災民。河岸兩邊都是餓死的屍體。

    每一有船過來,這些饑餓的災民就伸出討飯碗,哀求過往的客商,給點食物。

    畢竟從薊運河走的都是北塘口上來的商船居多。官船都走大沽口順著海河走天津和北運河進京。

    這些客商還可能給點吃的,要是跑到北運河向官船討吃的,恐怕就會有被當場亂棒打死的危險。

    楊凡站了起來,麵色沉重的看著兩岸拋荒的土地。

    一條鞭法,把稅收全部壓在土地上,進一步加重了農民的負擔。農民紛紛拋棄土地逃亡。

    沿途都是拋荒的田地,該種冬小麥了,可是土地都荒廢著,一眼看不到頭。

    人都跑了,沒有人種地了。

    土地大量拋荒,加劇了災情。導致糧食更加短缺。

    “老爺,我們船上還有不少的軍糧,反正仗也打完了,您看能不能拿出一些,救濟一下這些災民。”小娘皮小聲的說道。

    她知道軍隊才是楊凡的根本,必須要保障軍人和其家屬能吃飽飯。

    楊凡估計,過了遵化進入自己的領地了,流民就少了。畢竟自己的領地今年大豐收,家家都不缺少糧食。

    “停船吧,讓親兵營下去維持秩序,支起幾口大鍋,煮些稀粥給他們喝,不能太稠。長期饑餓的人消化都不太好,容易出問題。”楊凡歎口氣說道。

    大明的天下搞成這個樣子,自己也隻能改變依附自己的一部分人。

    全天下這麽多人,怎麽管得過來。

    看到楊凡的臉色,林月如說道:“老爺您這兩年來,已經讓百萬之眾過上了小康的生活,已經很了不起了。其他的就不用放在心上。他們是陛下的子民,又不是你的。您不必憂心。”

    “我隻是痛心,張居正一片好心,想減輕農民的負擔,把人頭稅攤入田畝之中,是希望稅賦更加公平。沒想到沒有好人來執行,反倒成了害民的惡政了。”楊凡痛心的說道。

    小娘皮感慨的說道:“自古以來變法圖強的,幾乎都失敗在了執行的人上了。沒有好人給你執行,再好的政策都會變成殘害百姓的惡政。”

    林月如也說道:“是啊,王安石變法,為了打擊高利貸,推出了青苗法。低息貸款,年息兩成。本意是減輕百姓的負擔。但是地方官為了政績,不管百姓有沒有需要,強行攤牌貸款。到期百姓還不起本息,利滾利之下,就沒收百姓房產和土地,搞得百姓哭聲震天。”

    小娘皮說道:“南宋末年為了抵抗蒙古人南下,財政軍費都十分緊張。宰相賈似道打算把土地收歸國有,然後按照田畝收稅。既可以增加財政收入,也可以減輕百姓負擔。本來是好事。可是下麵執行的人,想趁機兼並土地。按照一畝地25貫錢的價格,強行收購價值千貫錢的水田。自耕農紛紛破產,最後倒黴的都是小農百姓。”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