薊遼督師是怎麽出來的呢。實際上相當於薊遼總督加上遼東經略兩個個職位後,權力擴大,管轄地域擴大後的合稱。

    薊遼總督,全稱總督薊遼保定等處軍務,兼理糧餉。節製順天、保定、遼東三撫,薊州、昌平、遼東、保定四鎮。

    嘉靖二十九年設薊州總督,次年改為薊遼總督。

    薊遼總督、宣大總督、陝甘總督都是一類官職。就是文官總理邊鎮區域的軍民庶務。相當於唐朝的一路行軍大總管,宋代初年的節度使。

    薊遼總督此時可不是袁崇煥,隻是受他節製而已。

    這個職位,從設立到明亡,這個職位一直有專人任職。是固定的職位。從嘉靖二十五年(1550年)設立到明朝滅亡,一共有55人任此職務。

    此時,薊遼總督是喻安性,浙江嵊縣人。崇禎元年四月癸巳,即1628年5月5日,接替張鳳翼任薊遼總督。崇禎二年,即1629年,因事被解職。

    袁崇煥此時權力滔天,遼東鎮,薊鎮、天津巡撫、山東巡撫、登萊巡撫,東江鎮統統歸他節製。

    薊遼督師從孫承宗以來,這一屆權力最大。

    袁崇煥在權力上是非常霸槽的。

    薊遼總督喻安性和薊遼督師袁崇煥兩者掛銜一樣,都是兵部尚書和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平級。

    雖然表麵上,受到袁崇煥的節製,但實際上,可以說有事大家商量著辦。

    袁崇煥是容忍不了這種情況的,很快,喻安性就出事了。

    崇禎二年薊鎮因鬧餉兵變。這又是一起鬧餉兵變。

    寧遠兵變,遼東巡撫畢自嚴自殺。從此不再設新的遼東巡撫,袁崇煥兼職了。從此沒有人能牽製他了。

    遼東巡撫是朝廷為了牽製和平衡遼東經略的權力而設立的。就像熊廷弼和王化貞一樣。

    薊鎮兵變,導致喻安性在閏四月下課——“回籍聽勘”(《崇禎長編》)。

    喻安性下課後,朝廷任命劉策接替,但是劉策明顯品級就比袁崇煥低。

    也因此,他根本沒有和袁崇煥平起平坐的資本。在多數事情上,劉策必須要受袁崇煥節製,基本袁督師說什麽就是什麽。

    喻安性現在在台上,不過他明年五月前就滾蛋了。他也算因禍得福。他因為人事爭端被解職,剛好躲過了明年的建奴大入侵。

    繼任者劉策就成了替罪羊,上任半年都不到,屁股都沒坐熱呢。皇太極打來了。因清兵入大安口,不能禦,罷,次年正月棄市。這下子腦袋都沒了。

    楊凡有時候坐在那裏感歎,圓嘟嘟上來後,已經有辣麽多人倒黴了。可憐我們的毛文龍大帥,一點警覺性沒有,真是不知道說他什麽好了。

    林月如解釋說,遼東經略是負責遼東軍務的最高官員。隻管遼東。權力實際比薊遼總督小。

    薊遼總督能插手遼東事務。而遼東經略不能插手遼東以外的事務。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