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當零食也可以。用鹽水炒著吃也好吃,就是吃完了,不能喝涼水,否則,會在被子裏放屁。

    孩子們和老人、殘疾人、大姑娘、小媳婦撿拾遺落的莊稼,黃狗則成群結隊的在田野裏瘋跑,到處抓跑出來的田鼠吃掉,這些看家狗平時是沒有肉食的,這幾天可以吃個飽。

    秋天是它們的最愛。狗捉田鼠非常的靈活,一點也不比貓差,隻不過在狹窄的家裏貓更有優勢罷了。

    莊稼收獲後,田鼠洞就暴漏了出來,除了司家兄弟,幸福社裏的半大孩子,還會堵住一些洞口隻留下幾個,然後點燃稻草用煙薰,甚至灌水,把田鼠從剩下的幾個洞口裏趕出來。好方便狗去捉住吃掉。

    挖老鼠洞還有一個絕好的辦法就是“長矛紮耗倉”。耗倉就是挖老鼠的糧倉。

    耗子是很聰明的動物,在秋天也要儲存過冬的食物,它們就在地下的洞裏打一個專門儲存糧食的倉庫,將一冬天的糧食儲存在這個倉庫裏。

    前幾天在收秋時,大家會將割倒後的莊稼放到地上,趁著農民不注意的時候,老鼠就會從洞裏鑽出來,將糧食的穗子咬下。

    然後,一個老鼠仰麵躺著抱著咬下的糧食穗子,另一隻老鼠咬著這個老鼠的尾巴,拖進老鼠洞裏,將糧食偷走,在底洞裏儲存起來。

    “紮耗倉”用的工具,很簡單。就是用家家都有的長矛就可以。長矛頂部是尖的,好往地裏紮。一般在長矛矛刃後麵一寸的地方一般有一個倒鉤,就像魚鉤一樣,紮入地裏,拔出時能鉤帶出地裏麵的東西。

    “紮耗倉”的人在耗子洞口周圍不停地用紮探,遇有空虛的地方,倒鉤子上帶出一點莊稼穗子,就是探到了耗倉,隨後用鍬挖開,便有糧食。

    司小鬆和司小柏對挖老鼠洞很有經驗。

    看外形,就能看出不少的細節來。如果土堆陳舊、堅硬如石的,由於各種原因,可能早已被田鼠們廢棄。如果太新、土量太少,說明是小田鼠剛打的洞,裏麵不可能有多少好貨。

    隻有那種,順著一條條彎彎曲曲的田埂,仔細觀察發現有老鼠經常走的小路,遠遠地看到一個大土堆,浮土半幹半濕且呈顆粒狀,這才是出手的絕佳目標。這種洞裏邊的東西最多。

    司小柏找到鼠洞的通氣口,用泥巴死死地封住,司小鬆先從垂直地堰的地方,用鋤頭狠刨幾下,擴大洞口的橫截麵,以利於後麵的開挖開展。

    司小柏用手指不斷摳尋,通過洞壁的軟硬和粗細程度,來判斷鼠洞的功能和走向,通往糧倉的地方,由於進出次數較多,洞壁相對硬實且光滑,這正是兩兄弟主攻的方向。

    挖了差不多半米遠,零星的出來一些麥子顆粒和豆莢,司小柏忍不住興奮地叫了起來,又往前刨了幾下,原先有茶杯那麽粗的洞穴,陡然增大了許多,終於見到貨真價實的“倉庫”了。

    主洞穴周邊象窖旱井一樣,橫向分布著幾股排列整齊的小糧倉,白白的、飽滿的大豆,緊致有序的堆放在一起,嚴絲合縫、錯落有致。

    “哥,這下咱倆發財了,你看足足有五斤大豆呢。”司小鬆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