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個屁,保護文物知道不知道。就知道放火,你看看這地方,陰風陣陣的,是好地方嗎,吃完飯都去大紅門,等追兵到了,咱們趕緊走。”

    楊凡皺眉說道。

    不過楊凡這麽一說,桃子渾身一激靈。本來這裏樹木森森,涼風習習的,正感覺很舒服。這一路走的出了一身的汗,此時本來很舒爽,忽然感覺倒這地方有些瘮人了。

    這裏畢竟是皇帝的墳頭上邊。

    “咦!老爺你這麽一說,我怎麽也感覺這地方有點冷啊”林月如也感覺這裏有些不對了。

    “要是鄔先生在這裏,你就可以問問他,這裏風水怎麽樣。”楊凡若有所思的說道。

    後世,隻要沾這裏的,沒有一個有好下場的。楊凡那次來這裏施工,領導特意交代過,不要做和工作無關的事情,爭取早點幹完活,早點走。這裏不是什麽好地方。

    張疙瘩這個老兵油子,放火放順手了,居然還敢在這裏放火。

    後世挖這裏,損失了十多條人命。

    領導當時就和這些工人說,沒事別來這裏,這裏邪性。

    當年的郭老先生是第一文人,權傾朝野,喜歡發掘古墓。不理解他為啥對陵墓情有獨鍾,一度還想挖上官婉兒的墳。估計他是上官小姐姐的鐵粉。還想挖武則天的墳。因為種種原因,沒能隨了他心願。

    挖掘萬曆皇帝陵墓還是源於郭沫若和吳晗教授外出到明十三陵遊玩時的一次談話,吳晗是明史專家,還是當時的順天府副尹。郭沫若就不用多介紹了,大家都知道他。

    他們提出為了尋找《永樂大典》下落,同時也是為了明代曆史研究的需要,需要開挖長陵。最後獲準挖掘。

    本來一開始他們的目標是建築最輝煌,最大也是最古老的長陵,長陵是明成祖朱棣的陵墓。前期勘探了好久,苦於找不到墓道,最後不得已放棄。

    正好趕上定陵的外牆坍塌,露出了墓道口一角。於是,他倆決定轉而去挖掘萬曆皇帝的定陵。因為定陵規模相對長陵比較小,而且容易挖掘。

    但是剛剛開工,工人進駐倒定陵後。怪事就不斷發生,當時的時間是10月份前後,也就是即將進入冬季,而冬季又是一年中的枯水期,可奇怪的是開始挖掘的第一天就出現了異常氣候。

    當天電閃雷鳴,而且持續幾天,晴天電閃雷鳴之後狂風大作,大雨傾盆,麵對這種狀況,當地百姓非常惶恐,紛紛傳言是萬曆皇帝發怒了,阻止這些人挖掘定陵打擾他。

    當地人甚至紛紛跑來阻止繼續挖掘定陵,一時間連參與挖掘的民工也害怕起來。也都不願意進入定陵的地宮,甚至不願意成為第一個拆地宮磚牆的人,最後考古隊實在沒有辦法了,采取抓鬮的方式,最後工人勉強同意。

    結果,剛剛把這些安排好,考古隊就遭到了雷擊,兩名工人和一個大石頭獅子,被閃電擊中。工人當場死亡,石頭獅子損毀。

    地宮打開後,當時的技術保護不了這些長期再無氧環境嚇得文物,大部分文物都受到了順壞,甚至完全化為烏有。此事成為考古史上最大的敗筆。

    但是,定陵挖了,看似塵埃落定。事情還沒有完。詛咒如附骨之蛆一般追著這些參與的人們。之後涉及此事的很多人,莫名其妙的出現各種意外。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