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所以會如此輕描淡寫的指責這些年輕人的“愚蠢”,不過是因為他並不是灰色企劃的受眾群體。

    不難看出,在這個灰色企劃的背後,一定有一個深諳心理學的策劃者。

    在如今這個時代,青少年心理問題頻發,本應該是值得關注的嚴峻問題,而不是被用來取笑的笑話。

    況且,生活壓力過大,必然會導致不少人走入極端,心理疾病又豈止存在於青少年中呢?

    倘若這場灰色企劃針對的人不是青少年,而是那些身患重度抑鬱的成年患者,他們未必不會中招。

    那警員麵色訕訕地垂著頭,不敢再多嘴。

    魏清頌深吸了一口氣,繼續說道:“那些加入灰色企劃的受害者,大部分都和李林露一樣,因為長期缺少陪伴和關懷,精神世界極度空虛,需要在網絡世界裏尋找慰藉,長期封閉自己,不與外人交流,本來就有抑鬱和極端行為的傾向,才會這麽輕易被灰色企劃的策劃者蠱惑誘導。”

    “當然,他們的極端行為雖然是自發的,不能單方麵說,這全都是灰色企劃的策劃者造成的,但退一萬步說,這個所謂的灰色企劃,看著他們站在樓頂,不但不勸他們珍愛生命,反而將他們推了一把,讓他們無法回頭,這就是病態的。”

    正因為他們灰心失望,所以才更需要這個世界給他們一點點關愛。

    當他們站在樓頂時,需要的是一個溫暖的懷抱,將他從天台邊緣拉回來,而不是一隻猛然推向他們的手。

    當他們想要服用安眠藥時,需要的是取代藥物的美味糕點,讓他知道生活裏還有一點甜,而不是一杯從善如流遞給他的溫水。

    當他們拿著水果刀想要劃開手腕時,需要的是一捧美麗芬芳的鮮花,讓他知道這世上還有怒放的生命,而不是讓鮮血在無聲中綻放,讓生命在絕望中凋零。

    之前聯係受害者的家屬時,警方已經大體了解了他們的背景,那些參與者中,大部分都精神空虛,性格內向,父母鮮少關注他們的生活。

    而灰色企劃的策劃者就是抓住了這一點,用言語、圖像、音樂等各種方式,潛移默化對他們進行誘導。

    他們在生活中沒辦法得到關懷和溫暖,“灰色”就告訴他們,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灰色的,想要得到更多人的關注,就應該讓他們看看最鮮豔的顏色。

    而這些本就有一定抑鬱傾向的受害者,在這樣無形的誘導中,逐漸開始走向毀滅。

    而他們……原本還能活下去,還有機會看到世界的更多色彩。

    是灰色企劃剝奪了他們擁抱美好的機會。

    作為心理疾病的患者,他們需要得到及時的治療,而不是被冷眼嘲笑,被推向更加看不見顏色的深淵。 本章已閱讀完畢(請點擊下一章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