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劇組正在拍雨中街頭那場戲,而且雨勢還不小,現場有傘遮擋的人很少,更不要說坐的地方了。

    於是劉清山就請客人聚集到他的那個導演大傘底下,甚至讓張一謀臨時替代了他的導演工作。

    因為今天要拍一場蒙麵馬匪撐著傘從天而降的鏡頭,而且落地之後有一連串的接續動作,雨天地滑,即使需要威亞的輔助,在這種天氣裏也絕不會露天使用,因為鋼絲本身就極滑,再加上雨水的澆淋,演員隻會更難掌握,容易出現傷亡事故。

    但劉清山的武戲向來是不需要威亞的,這幫人來的還真是時候,剛好見證了又一個奇跡的出現。

    在這樣雨天做這樣的高難度動作,即使後天一層的馬勝利他們也做不到完美。

    所以今天晚上不僅劉清山親自出馬,連他的幾個徒弟和張家兄都上場了。

    徒手撐傘,自十幾米的高處落下,又看不到威亞的影子,可是把那些客人們給驚嚇到了。

    更恐怖的是,幾個人空中跳下的身影,像極了回放鏡頭裏的一幀幀曼播,姿勢那叫一個瀟灑,頗具美感。

    而且幾個人的動作整齊劃一,劇組裏的人可都清楚,他們之間並沒有事先演練過,能做到這麽步調統一和諧,顯然是長期修煉出來的最紮實功底。

    別看過程隻有那麽幾十秒,但猶如飛仙般的自天而降,落地後的利落翻滾,動作統一的拔槍對峙,乃至起身後的四散躲避,一切動作使出來的效果如行雲流水,一點不見拖泥帶水。

    “哢!”張一謀的口令適時發出,從唯一的椅子上一躍而起,兩手鼓著掌就衝進了雨絲裏。

    “臥槽!山子,今天可算見識了傳說中的古武,你和你的這些徒弟都太牛了!臥槽!臥槽!臥槽!”

    他的連聲粗口可是驚到了很多人,大多都在大張著嘴巴,呆呆的看著那道雨中身影,一時間竟然忘記了鼓掌。

    更沒想到的是,高倉健也操著半生不熟的華語喊了一聲粗口,便轉頭跟身邊的一個老者嘀嘀咕咕了起來。

    那人是《千裏走單騎》小島國方的導演降旗康男,其實那部片子裏有很多小島國演員,而且大名鼎鼎。

    例如中井貴一、寺島忍就是正當紅的大明星,隻不過華國人都不太熟悉罷了。

    兩個老男人嘀嘀咕咕的內容,就跟周仁發第一次見到這些人實力後的感觸是一樣的,那就是隻需要這場動作場麵的出現,已經保證了市場號召力。

    市場號召力就是票房的保證,他們都是專業人士,不需要了解到更多這部電影的更多信息,就已經判斷出票房情況無憂了。

    而此時的劉清山隻來得及跟走上前去的高倉健簡單說了幾句,就馬上投入了下一輪的拍攝。

    這場街頭混戰是馬匪跟冒牌馬匪的街頭激戰,有著同樣的裝束,和同樣出彩的出場方式,當然他們的替身工作還要換另一個角度重新演繹一遍。

    這一次不是從高處躍下來了,而是從街道兩側的灌木叢中一個空中轉體出現,技術動作並不算難,難的是整齊一致。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