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仁發經曆過好萊塢數年的起起伏伏,從一個在華語地區至高無上的天皇巨星,最終淪為西方社會可有可無的配角和票房毒藥,其心理曆程可見有多麽曲折,不堪承受之苦。

    於是劉清山出現了,他在海外合同還有一年卻幾乎無戲可拍的的情況下,很敏銳的主動找到他,請其出山幫他打造一部重歸華語影壇的華麗轉身之作。

    說實話,在聽說是由劉清山自己親自執導後,他內心是猶豫的,個人的能力再強,也絕不可能在首部執導作品上就能獲得同樣的成績。

    直到進組之後,他的這份忐忑都沒真正平息過,但這次的合作機會他是無論如何也不能錯過的,至少保證了跟對方的合作基礎不是。

    今天的拍攝現象,就立馬把他所有的擔心都徹底擊得粉粉碎,之前或許還有點幫劉清山捧場的意思,卻在這一刻瞬間就演變成了心底裏深深地慶幸感。

    他知道自己的事業高峰又要來到了,因為眼下的劇組是一個鑄就傳奇的所在,他有幸在第一時間就參與了進來,並且更幸福的成為了現場見證人。

    他還知道,未來的這部影片,已經不是能不能賣座這麽簡單了,而是如同劉清山手裏的那個逆齡特效專利一樣,為電影史開辟出了新的發展模式,一個更新流派的現代武打片時代或許從此誕生了。

    就因為他知道,天底下沒有任和一個劇組能請來這麽多的真正民間高手,而且這些人甘於做一個沒有絲毫本人出鏡機會的武替,所演繹出來的功夫場麵卻是獨一無二的真實畫麵。

    但此時的精彩居然才隻是個開胃菜,當天下午拍攝的同一場戲,就再一次刷新了所有人對於無數的認知。

    那是劉清山所扮演的張麻子,第一次在拍攝中有台詞,幾槍沒打中奔馳中的火車,他的濃厚粗獷的低沉嗓音說出了日後最經典的那句:讓子彈飛一會兒!

    然後隨著高價租來的貨車滾滾而過,十幾批拖車的高頭大馬脫韁而逃的那一刻,山坡上的張麻子和一眾馬匪帶上麻將麵具駕馬直衝而下。

    那場麵可比原版要震撼多了,而且長度有幾十米,落差有三、四米峽穀山坡,即使常人攀爬起來也會手腳並用。

    他們這些人卻直接騎馬淩空躍下,而且荒草和灌木叢一點也不影響駿馬的騰空跳躍,這種駕馭技術已經不能用簡單的騎術可以具體形容了。

    而且幾十米範圍內的高低起落地勢,可沒有條件假設任何的特技效果輔助道具,躍落在鐵軌一側的平地上,所有的馬匹是在一路高速奔跑狀態的。

    更令人難以置信的是,從駕馬高空飛躍開始,是采用的一鏡到底的拍攝方式,也就是說扮演老二到老七的幾個演員隻是坐在馬上露了一麵。

    再戴上麵具後,就全部由替身來完成,相比之前的斷崖高空飛落是體現的個人素質能力,拍這場戲時卻是整體的駕馬跳躍飛奔場麵,現場複雜的環境就決定了不可能完成這麽多一氣嗬成的連貫動作。

    但這些人做到了,把其他劇組需要一整天甚至幾天才能拍攝完成的動作場麵,演變成短短的幾分鍾。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