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之製祿爵,公侯伯子男,凡五等。諸侯之上大夫卿,下大夫,上士中士 下士,凡五等。天子之田方千裏,公侯田方百裏,伯七十裏子男五十裏。不能五 十裏者,不合於天子,附於諸侯曰附庸。天子之三公之田視公侯,天子之卿視伯, 天子之大夫視子男,天子之元士視附庸。

    製農田百畝。百畝之分,上農夫食九人,其次食八人,其次食七人,其次食 六人,下農夫食五人。庶人在官者,其祿以是為差也。

    諸侯之下士視上農夫,祿足以代其耕也。中士倍下士,上士倍中士,下大夫 倍上士。卿,四大夫祿。君,十卿祿。次國之卿,三大夫祿,君,十卿祿。小國 之卿,倍大夫祿,君十卿祿。

    次國之上卿,位當大國之中,中當其下,下當其上大夫。小國之上卿,位當 大國之下卿,中當其上大夫,下當其下大夫。其有中士下士者,數各居其上之三 分。

    凡四海之內九州,州方千裏,州建百裏之國三十,七十裏之國六十,五十裏 之國百有二十,凡二百一十國,名山大澤不以封,其餘以為附庸間田。八州,州 二百一十國。天子之縣內,方百裏之國九,七十裏之國二十有一,五十裏之國六 十有三,凡九十三國。名山大澤不以?分,其餘以祿士,以為間田。凡九州,千 七百七十三國,天子之元士,諸侯之附庸不與。

    天子百裏之內以共官,千裏之內以為禦。千裏之外,設方伯。五國以為屬, 屬有長;十國以為連,連有帥;三十國以為卒,卒有正;二百一十國以為州,州 有伯,八州八伯。五十六正,百六十八帥,三百三十六長。八伯各以其屬,屬於 天子之老二人,分天下以為左右,曰二伯。千裏之內曰甸,千裏之外,曰采曰流。

    天子三公、九卿,二十七大夫、八十一元士。大國、三卿,皆命於天子,下 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次國,三卿,二卿命於天子,一卿命於其君,下大夫 五人,上士二十七人。小國二卿皆命於其君,下大夫五人,上士二十七人。

    天子使其大夫為三監,監於方伯之國,國三人。天子之縣內諸侯,祿也;外 諸侯,嗣也。

    製:三公,一命卷;若有加,則賜也,不過九命。次國之君,不過七命,小 國之君,不過五命。大國之卿,不過三命,下卿再命;小國之卿與下大夫一命。

    凡官民材,必先論之。論辨然後使之,任事然後爵之,位定然後祿之。爵人 於朝,與士共之。刑人於市,與眾棄之。是故公家不畜刑人,大夫弗養,士遇之 塗弗與言也。屏之四方,唯其所之,不及以政,亦弗故生也。

    諸侯之於天子也,比年一小聘,三年一大聘,五年一朝。天子五年一巡守, 歲二月,東巡守至於岱宗,柴而望祀山川;覲諸侯;問百年者就見之。命大師陳 詩,以觀民風,命市納賈,以觀民之所好惡,誌淫好辟;命典禮,考時月,定日, 同律,禮樂製度衣服正之。山川神?,有不舉者,為不敬,不敬者,君削以地; 宗廟,有不順者,為不孝,不孝者,君絀以爵;變禮易樂者,為不從,不從者, 君流;革製度衣服者,為畔,畔者君討;有功德於民者,加地進律。五月,南巡 守至於南嶽,如東巡守之禮。八月,西巡守至於西嶽,如南巡守之禮。十有一月, 北巡守至於北嶽,如西巡守之禮。歸,假於祖稱,用特。

    天子將出,類乎上帝。宜乎社,造乎禰。諸侯將出,宜乎社,造乎禰。

    天子無事與諸侯相見曰朝,考禮正刑一德,以尊於天子。天子賜諸侯樂,則 以?將之,賜伯子男樂,則以鞀將之。

    諸侯,賜弓矢然後征,賜钅夫钅戊然後殺,賜圭瓚然後為鬯。未賜圭瓚,則 資鬯於天子,天子命之教然後為學。小學在公宮南之左,大學在郊。天子曰辟雍, 諸侯曰<半頁>宮。

本章尚未完結,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